第199章 受到老外的赞赏(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于在正月十五最后一站瑞士站的时候,新闻联播进行了收官报导。

    李爸李妈凑在电视前紧张地看着,生怕错过每一帧画面,可是迟迟没出现儿子的画面。

    李亦儒终于出现了。

    电视画面中,就听大领导跟瑞士某领导亲切地介绍:“这是我们国家非常年轻的一位学者。”

    就见某领导面色一惊,仿佛不敢置信。

    紧接着,画面一转,新闻联播主持人又道:“下午的行程,考察团一行在的陪同下参观了瑞士的宝玑总部,宝玑总裁马克海耶克对我国青年学者李亦儒大加赞赏,并赠送礼物”

    李妈瞬间怔在了原地:“礼物?”

    李爸也是一声惊呼:“青年学者?”

    父母的关注点果然不一样。

    “我儿子真的成为学者了?”李爸有些恍惚,毕竟学者这个词,特别高大上,而且来得太突然。

    初二那天,新闻联播介绍李亦儒的时候,还用18岁的学生代表来描述李亦儒,可短短不到两周的时间,这次再描述李亦儒的时候,就用了“青年学者”这个称呼。

    很明显,这期间发生的诸位教授力挺“轴心时代理论”这件事情,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其实,京视新闻联播撰稿人对于青年学者这个词应不应该用在李亦儒身上也叫不准。

    你要说可以称李亦儒为学者,但李亦儒从学生到学者这个过程太快了,太简单了,直播的时候随便一谈,嗯,理论!

    这学者弄到手里的过程,总让人觉得有些不郑重的感觉。

    但要说李亦儒不配拥有学者这个名称,可他的确提出了完整的理论,而且,业界大牛们纷纷力挺啊!

    说句难听的,有几个学者发表观点,能得到那么多学界大牛鼎力支持的?这么看的话,李亦儒不仅仅配得上学者这个词,而且还得是顶尖学者。

    因为出国考察学习,撰稿人于是毫不犹豫地就把学者这个词安在了李亦儒的头上,毕竟这是咱高考教育体制下培育出来的优秀人物啊!这个值得细品啊!

    这段新闻播完之后,李爸连忙打开电脑,搜索了一下学者的定义:

    学者,属于社会学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区分。广义的“学者”:系指具有一定学识水平、能在相关领域表达思想、提出见解的人。狭义“学者”:指专门从事某种学术体系研究的人。

    李爸想了想,嗯,儿子配得上这个称号!

    砰砰砰!

    家门被敲响了,是隔壁老林。

    老林:“老李,你家儿子发达了啊,不仅仅上了新闻联播,而且还得到了外国友人的礼物!”

    老林这话刚说完,王姨也走出电梯喜气洋洋地过来:“我来看看学者的妈妈怎么嘚瑟的,哈哈!”

    李妈正在给儿子打电话,她对送礼物的环节很感兴趣,李亦儒一五一十地进行了解释。

    在瑞士站的时候,大领导将李亦儒作为了重点介绍对象,仿佛表扬李亦儒,就是在表扬华国中学教育一样,为了突出华国教育的可取之处,所以格外介绍李亦儒的成绩。

    本来李亦儒个人能力就强,大领导只要如实阐明就足够让人震惊的了,如果再稍微进行艺术夸张一些呢?

    结果,对方某领导看李亦儒的眼光都充满着哈喇子,并认为这来自东方的小伙子身上仿佛有着神秘的力量,仿佛21世纪唯一的大文豪就在眼前一般。

    于是,该领导和宝玑的总裁商量后,送给李亦儒一款纪念款腕表,表背上铭刻了赠:李亦儒几个汉字。

    李亦儒拿到这块表的时候,感觉特夸张。

    如果他功成名就,达到了托尔斯泰的地步,那没问题,你别说赠表了,你赠一处庄园,他都敢收。

    最起码,如果自己是著名钢琴家,比如说桹桹,那得到一块这种赠品,也没问题,不夸张。

    可是,他觉得自己的人生才刚起步啊,就得到如此的厚爱,他总觉得赞誉太盛,生活太梦幻。

    不过,他没法理解当时对方领导的震惊。

    自从得知李亦儒轴心理论被很多教授广为支持后,接下来拜访瑞士时,我方领导格外地介绍了李亦儒。

    我方领导:“我来介绍一下我国的天才学者在46分钟内背诵出了关于水的诗句1371句,全部是李白的诗词,并毫无遗漏”

    对方领导:“?!!!!!”

    我方领导:“他提出的轴心时代理论,成为我国史学领域研究的最新方向。”

    对方领导:“?!!!!!”

    我方领导:“李亦儒是青年学者中的杰出代表,在华国拥有着巨大的知名度。”

    将李亦儒的能力和事迹往出一摆,有一说一,是真吓人啊!尤其是我方领导的措辞,可以说非常精准,而且“唬”人!

    李亦儒的轴心时代理论,只要是史学方面的人士,这阵子的确都在研究,说是我国史学领域研究的最新方向,也没问题。

    李亦儒本就挺拔的形象,在老外眼中,瞬间拔高了几个档次!

    这么一想,李亦儒能获得对方赠送的限定款礼物,也是合情合理的,能力使然。

    往最谨慎了说,华国15亿人口中,18周岁及以下人群中,李亦儒毫无疑问是最牛逼的存在,明显就是未来国学领军人的李亦儒,得到对方青睐并获得一款礼物,这事儿并不离奇。

    只是李亦儒有些慌了!

    李妈好奇地问道:“那手表多少钱啊?”

    “妈,谈钱就俗了,这是钱的问题么?有钱你也买不到啊!”李亦儒放下电话,紧忙去网站上百度了下价格。

    日次早起,同行的翻译敲响了李亦儒的房门,激动地道:“李亦儒,现在瑞士的报纸,已经对你进行报道了,纷纷报导华国来的考察团里有个帅哥,而且还是个聪明绝顶的天才!”

    李亦儒顿时精神了不少:“都有哪些报纸?大哥,麻烦帮我统统买回来!”

    “你又看不懂”

    “我看不看得懂不重要,有人能看懂就好啊!记住,每一家报纸,给我买5份,不,10份吧,还是20份吧!”

    “啊?你是要留纪念么?”

    李亦儒笑笑,心说我是要装逼啊!他又道:“30份吧!就把写我的那张留下来就好,还有他们网友赞美我的评论,帮我截屏,谢谢。”

    启程的飞机上,大领导一声感慨:“我们的教育还是有很大差距啊,只能探索着改革了!”

    众人纷纷点头,差距是存在的,这个必须得承认。承认差距,并做到师夷长技以制夷,这是关键!

    如何走华国特色的教育改革路线,这个难题就得回国后在反复研究了。

    但这些跟李亦儒没有什么关系,李亦儒此次受邀的原因,是教部希望个别优秀的年轻一代,提前感受这种使命感。提前开拓他们的视线,着手培养未来的领域接班人。

    如此看来,李亦儒此次成行很好理解,至于唐中贺这小子绝对不简单。

    李亦儒在大巴上看到唐中贺的时候,就知道他不简单。

    大领导突然望向李亦儒:“亦儒同学,轴心时代是什么?”

    帮李亦儒吹了一通,其实领导也是茫然的。

    轴心时代是什么呢?李亦儒想了想,那是他飞黄腾达的跳板啊!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