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平安县城旁有好几个村子,而雷浩要经过的村子只是其中的一个,这村子不大,也就几十户人家,房子都是些茅草屋,家家户户或多或少都养些鸡鸭什么的,村子里没有人在闲着,都在忙着农活。可都净是些老弱妇孺而已,因为壮丁基本都被拉去从了军,有还没回来的,还有些就是永远回不来的,不过这两年不打仗了,这种情况就好转了许多。

    “李氏啊,你不是带着孩子的吗?”此时王伯艰难的背着柴在慢吞吞的走着,他在路过吕建家门口的时候正看见吕建的妻子李氏在洗着菜,于是放下背上的柴就走过去和她聊起了天。

    “是王伯您来了啊,孩子在屋里睡了,我正好有功夫闲下来做俩菜,吕建应该马上就回来了。”李氏见王伯走了过来,于是放下了手中的活,擦了擦手答道。

    “哎呀,吕建不在,你一个人带着孩子真是苦了你了,不过这小子人是真不错,咳咳咳,这不前两天回来的时候还帮我挑过水呢。”王伯已经是五十多岁的人了,曾经坚固强壮的背如今也弯垂了下去,而且现在时不时地还会猛地咳嗽几下,显然身体已是快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了。

    “等他回来了,我还让他过来帮您干活。”李氏捂着嘴浅笑道。

    李氏身着朴素的蓝色布衣,黑色的齐腰长发上插着一支木簪,虽无浓妆艳抹,但整个人看起来干净且清秀,李氏在当年也算是村里村外样貌较好的姑娘了,如今已成了吕建的妻子。

    “哎呦,我这把老骨头还能活几年啊,可比不了你们这些年轻人了,只不过……看到你们……你们就想起了我那死在战场的儿子,要是他没死的话,现在也该和你们一样了,呜呜呜……”王伯说着说着就哽咽了起来。

    “王伯,您岁数大了,别太伤心了,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你要是不嫌弃的话,就拿我们夫妻俩当你的儿女,等孩子以后长大了,就管你叫爷爷。”李氏不断安慰着王伯,但看见王伯哭泣的模样,她也忍不住潸然泪下。

    其实每个村子里像王伯这样情况的可不是一个两个,而村里人对这些个没了儿子的孤寡老人平时也都是能帮就帮,战时各家各户的壮丁被拉去从了军,大多都回不来了,李氏也时常在心中默默祈祷着自己的男人能每次平安的归来。

    “好啊!好啊!李氏啊,你可真贤惠啊,吕建那小子能娶到你真是有福气啊。”王伯不停的抹着眼泪,想到自己一个都是快要死的人了还能有人关心,情绪也牛缓和了许多。

    李氏和王伯正聊着呢,突然,就见村口鸡飞狗跳的,好像是发生什么事了,二人很是奇怪,紧接着只见有几名村民惊慌的往这边跑来,他们边跑着边喊道:“梁军杀过来了,大家快跑啊!”

    与此同时,雷浩已经带着铁骑杀到了村子口,那高高竖起的梁国军旗就说明了一切,而百姓们却不知道哪来的梁军是怎么闯进来了,毕竟各国已经两年没有打过仗了,显然他们都已经适应了之前的和平生活。

    现在眼前的情景让大家再次不知所措起来,有的开始跑回屋子里躲了起来,有的则收拾着东西开始往村外逃命,有的则还愣在原地注视着梁军。

    “都给我杀过去!”

    随着雷浩的一声令下,于是冲在最前面的梁军开始屠杀起了村民,李氏见梁军开始杀人了,急忙叫王伯进屋子里躲躲。就这样,李氏扶着王伯进了屋子,此时只听屋外的哭喊声马蹄声不断,孩子这时也因外面的噪声给弄醒了,开始不断的哭喊了起来。

    李氏见状便连忙走过去抱起孩子哄着,可孩子还是不停的哭,哭声越来越大,也不知是这哭声的吸引还是什么,屋外有一名梁兵往这里走了过来,脚步声越来越近,下一刻,房门就被强行撞开了。

    只见这梁兵提着刀闯进来了,刀尖上还不断的滴着血,他见屋里有人躲着,于是二话不说拿起刀就要向李氏砍过去,而王伯见这梁兵要杀李氏,于是急忙上前抱住了梁兵的腰,并且大声喊道:“李氏啊,你快带孩子跑,别管我了,你快跑!”

    李氏被吓坏了,她一句话都没说,抱着孩子就往外跑,也就是此时此刻,她已经哭成了一个泪人。可这梁兵想去杀李氏,却无奈被王伯死死抱着动弹不得,一气之下,这人便竖起刀直插进王伯那佝偻的后背……

    李氏跑出了屋外,此时外面到处都是血迹和村民的尸体,慌张的她趁着乱就随便往村外一处方向跑去,可在屋子里已经解决了王伯的那名梁兵也随后跑出了屋外,他见不远处的李氏正在往村外逃跑,于是便对着其他的梁兵大喊,“快,那个妇人,别放她走了,杀了她!”

    此话一出,周围的梁兵都纷纷往李氏那儿追去,李氏一女子抱着孩子实在是跑不过这些梁兵,没一会儿就被追上了。下一刻,李氏便被身后梁兵手中的长枪刺中,她随即就扑倒在了地上,而怀里的孩子也因惯性脱手而出。

    村民在梁军的杀戮下,死的死,逃的逃,一点反抗的余地都没有。

    此刻,李氏趴在地上,正艰难的在地上爬向不远处正在哭喊的孩子,而她的身后则拖着一条长长的血迹,可是渐渐的,她发现怎么也够不着孩子,明明就在眼前。

    恍惚间,她忽然想起了从前,回想起那时和吕建热恋的时候,两人在青葱的草地上你追我跑,之后又紧紧的拥抱在一起,那是多么的幸福啊……

    李氏死了,可惜她的手并没能抓住孩子,任由孩子在梁军的铁蹄下哭喊。

    在一不大不小的院子中,韦婉正独自一人坐在椅子上刺绣,她身着一袭白色的曳地长裙,纯洁如雪,衣裙下摆犹如天上云朵一般轻落于地。雪白的玉颈和精致的五官显得无比雍容柔美,飘逸的青丝上是一对金丝镂空的金钗别着,微风吹过,一缕青丝不经意间垂落下来,她素手轻轻撩起,显得无比妩媚,那双颊边若隐若现的一点红扉更是透着一种肌肤如花瓣般娇嫩,整个人好似仙女下凡,叫人不敢直视。

    这刺绣也是才拿起来练没多久,连年的征战早已生疏了许多,父亲韦青是朝廷的长史,所以韦婉从小就饱读诗书。那时国家连年战火,韦婉虽为女儿身,但也想为朝廷奉献一份微薄的力量。晋国是才建立不到二百年的小国而已,历代皇帝基本都是打过仗的,所以对武官和军队都尤为重视,渐渐的,朝中大臣的子孙皆从军报效国家便成了正常现象,韦婉就是在那时顺应时势不顾父亲阻拦从了军。可韦青就她这么一个女儿,又是老来得子,珍视为掌上明珠,但那时韦婉实在太过任性,无奈的韦青干脆就听从她,让她去经历一番战场上的冷酷,也好借此来磨灭磨灭她的性子。最后,韦婉便被安排到了左将军尚花语帐下,就负责写写军令文书。

    韦婉十八岁从军,如今已二十有三了,从军三年,在平安县任县令两年。她早就到谈婚论嫁的年龄了,可先前韦青帮她物色的好几名青年才俊她全推辞了,之后去从了军,这婚嫁之事就一直被耽误了下去。如今天下太平,现在的她觉得自己也没必要再当什么官了,自己就应该辞官立刻嫁人,嫁一个平凡普通的男人,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

    想到这里,韦婉心想看来自己这些天要好好物色一下郎君的人选了,那……就从这个县城里开始找

    渐渐的,韦婉按耐不住内心的憧憬脸红了起来,不经意间,手中刺绣用的针扎伤了她的手,正在她心烦意乱的时候,外面闯进来了一士卒,“报!大人,县城外巡逻的兄弟说梁军马上就要杀过来了,而且这些梁军还屠了城外的村子。”

    韦婉闻言顿输花容失色,她一脸难以置信道:“这怎么可能?为什么边界岗哨的人没来禀报?”

    士卒一时语塞,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但韦婉此时也意识到再问这些已经毫无意义了,必须要快快做出防备,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随后韦婉开始严肃的问道:“这梁军来了多少人?”。

    “回大人,大概有三千左右。”

    “随我出去召集大家集合,准备迎敌。”

    她来不及多想,立即放下手里的针线,快步跑到了屋外。

    此时县城中的百姓听到外面梁国大军马上就要来了,顿时都慌作一团,韦婉见状便立刻跑过去安抚着他们,“大家不要乱,都来我这儿,我会保证大家安全的。”

    说完韦婉就开始组织士卒把县城里的百姓都召集了过来。

    百姓必须先行离开,因为韦婉很清楚,敌军马上就杀过来了,一旦县城失守,他们留在县城里肯定活不了的,这还不算在外的其他村子里的村民。再多的也管不了,现在眼下唯一能做的就是命令城内士卒做好防御工事,拖延足够多的时间用来给城里这些百姓逃命。

    此时城内百姓和士卒都已集合完毕,一共有六百多名士卒和八百多名百姓,韦婉刚想下令让士卒们快快组织百姓逃离县城,就看见其中有士卒在和一些百姓依依不舍的拉扯着。韦婉知道其中的缘由,因为当中有些士卒都是本地的,还有一些则是有了家室的,这些贫苦人家要是没了男人,那该有多悲痛啊!以后的日子一定不好过。

    看着这些流泪的妇人,哭泣的孩童和蹒跚的老人,韦婉心软了,她实在不忍心看到将士们和他们家人们生离死别。可现在面对梁国的大举进犯,也许真正的主力没多久也会随之而来,实在犯不上拉上百姓一起等死,必须要快些让百姓撤离了。

    “曾经,都是大家都为我付出,现在,也该我了。花语姐姐,我想……你应该也会支持我这么做的吧。总要有人做出牺牲的不是吗,那就让我来吧,谁叫我还没嫁人呢,自己一个人无牵无挂倒也洒脱,只是……爹……”韦婉强行微笑着自语道。

    随后韦婉便鼓起勇气,对着大家喊道:“有了家室亲人的都举手我看看。”

    见没有一人举手,韦婉无奈笑着道:“梁国的大军马上就要杀过来了,大家实在没必要都留下来,再说这么多百姓总要人护送吧,是的就举起手,这没什么丢人的,我不会怪你们的。”

    话音落下良久,才陆陆续续有几十名士卒低着头举起了手,显然,这种行为让身为武人的他们都羞愧不已。不过韦婉也看出来了,有了家室亲人的远不只这些人,从一双双通红的眼睛可以看出还有一部分是情愿留下守城的。

    “事不宜迟,你们现在就牵上城中的马车给老人小孩坐上,出了城之后,能跑多快跑多快,我怕梁军会追上来。对了还有,你们到了列柳城之后,告诉太守刘大人让他速速派人将梁国进犯之事上报朝廷,万不可让他派兵救援县城,不然易中梁贼的奸计。”韦婉随即就对着这几十名士卒交代道。

    “遵命!”这些人皆答道。

    可还是有些不太愿离去的,韦婉于是就又催促了一遍,“行了,都别傻站着了,快走吧,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然后那些负责护送的士卒便牵来了马车,和百姓一同向县城后门外出发了,看着百姓们,韦婉微微一笑,心想这也算是自己做的最大也是最后的努力了吧。

    此刻,留在城内的就剩下韦婉和六百名士卒了,然后韦婉对一旁的李明道:“李县尉,你带三百人守后门,我带剩下的三百人守前门,记住,想尽一切办法阻挡住梁军,能守多久守多久!”

    这李明正是平安县城的县尉,此人浓眉大眼高鼻梁,一双明亮的眼睛无不闪现着英锐之气,简单的粗布麻衣也掩藏不了那高大强壮的身体。

    “遵命,可……大人,你不和百姓一起走吗?”李明露出不解的神色,他说出了大家都想问的问题,显然,韦婉完全没有必要和众人一起留下来等死,她是何等的尊贵身份,而众人不过都是些低贱的普通人罢了。

    大家闻言便都看着李明和韦婉二人,可韦婉却对着李明嫣然一笑,“尽说些废话,我要只顾着自己逃命去了,那还算是你们的县令吗。”

    李明原地呆住了,也不知是被韦婉那迷人的笑容看呆的,还是被她的勇气所折服的,好一会儿后他才清醒过来。

    看着此时的韦婉,李明一时不知道说些什么,只得对着韦婉点了点头,随后转身就带着三百人去了后门。

    部署完毕后,韦婉对剩下的众人大喊道:“如今梁国举兵进犯,我们身为大晋将士,保家卫国是我们的职责,为了身后的百姓,我们决不能退缩!”

    “愿与梁军拼死一战。”三百人齐声呐喊。

    此时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