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疑心作祟(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探查洛阳群臣中与贼军相勾结的理由和动机,没有破绽和漏洞。

    况且自武帝(曹操)到陛下,朝中心怀叵测者早已清除殆尽,现今天命所授,士族归心,谁能不服?”

    曹丕笑道“长文君子也,怎识得人心叵测。朕的怀疑并非空穴来风,其一,贼军百人分别在城内外联络,图谋不轨。

    关羽素来爱惜士卒,不会无缘由的派人来送死,必有所谋,这百人是来先试探的。”曹丕顿了一下,正要往下说。

    陈群抢言道“兵者诡道也,以百人而滞万人岂有不为之理?关羽再爱惜士卒,他是将军,将军要的是开疆辟土,夺取郡县。

    那个将军不是凭借累累白骨取得盖世功劳,关羽万人敌的名声不也是杀出来的吗,陛下凭关羽性格怀疑自家大臣殊为不智!”

    曹丕被打断话语心中略微不快,摸着胡须道“那关羽出兵时间过于准确作何解释?还有关羽过分执着向北进攻洛阳,是什么支撑贼军不断挺进,宛如搏命。

    违背兵法策略,而且绝非关羽疏忽,不要说洛阳四面的关隘有重兵,洛阳坚城在没有内援的接应下一个月关羽有把握能攻破?

    难道种种举动能用刘备、诸葛亮、关羽一时不慎解释,朕相信自己的谨慎是对的,朕的怀疑对于大魏来说是极其有必要的。”

    陈群冷静道“陛下,关羽出兵时机恰好的理由非常多,比如为减缓凉州和汉中一线的压力,关羽想攻打南阳分我兵势,恰巧孙权将陛下称帝告知,临时起意北上而来。

    再比如关羽本来是派兵试探进攻,广造声势,没想进攻鲁阳、梁县等处一击而下,关羽见我军不堪一击,心血来潮调动大军直取洛阳。

    执着于洛阳不过是挑动不识时务的贼军反抗,使我境内疲于奔命,消耗我军力量,毕竟自武帝时多有叛贼造反。

    并且打着迎奉汉帝的名义从道义上占据上风,刘备一项在乎数立自己心怀天下的名声,不足为怪,没有确凿证据凭借这些断定群臣中有奸细,无法使人信服,种种迹象恰恰说明根本没有所谓叛贼!”

    曹丕被说的一阵无语,不过陈群之言并非没有道理,难道自己疑心太重,白折腾了。

    想到这曹丕轻轻摇头,直了直身子,冷冽道“不,不对,长文你说的太勉强,‘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关羽出兵的理由的确多,但朕防的是关羽勾结图谋袭破洛阳的一失。

    哪怕关羽撤军朕依旧寝食难安,相比于外敌,在身边的内奸更让人忌惮,朕不能视而不见,你与朕位置不同,考虑的自然有偏差,朕不容许一丝侥幸。

    你说朕无证据,好,朕告诉你,经多番排查,朕已经有了勾结关羽的人选,就是荀恽。”陈群、蒋济、司马懿大惊。

    特别是陈群,他可是荀恽的姻亲,蒋济坐不住了,连忙道“荀恽是荀公(荀彧)之子,受曹氏大恩。荀恽之妻安阳公主与陛下乃兄妹,荀恽怎么会勾结关羽袭击陛下!”

    曹丕厉声道“荀彧怎么死的?反对先帝称王。

    荀氏一门忠于汉室人尽皆知,不足为怪,荀恽与我弟弟曹植素来交好。朕继承大统,曹植在干什么!发服悲苦汉帝,曹植的举动亦或是荀恽想做的。

    自朕称帝以来荀恽一直称病不朝,其中没有鬼?是不是故意为之在谋划什么?”

    蒋济、司马懿不禁心道“陛下依旧不满支持曹植的人!”

    陈群忍不住道“陛下,荀恽病逝真病,臣等去看过,病的非常重,陛下怎能怀疑他呢?

    陛下怀疑有人与关羽勾结,那臣嫌疑最大,臣早年在刘备手下为别驾,与刘备、关羽相熟,与荀氏一门是姻亲,并且臣有威望,怎么看比荀恽更能说服关羽前来袭取洛阳,请陛下把臣抓起来审审吧!”

    曹丕被搞得甚是尴尬,蒋济连忙缓解道“长文说笑了,陛下身负社稷,任何可能都需考虑到,这不与我等商议该如何行事,你何必过激!”

    司马懿亦道“陛下,有无内奸暂且不论,只要灭掉关羽,一切问题自然迎刃而解。天下哪有毫无破绽之事,时间一久忠奸可辨,勿要急于一时。”

    司马懿说完侍者在门外高声禀报辛毗前来,曹丕顺势道“言之有理,那先令辛毗来,朕有事要交代!”

    借着辛毗之事,曹丕不再讨论内奸,匆匆敲定辛毗持节督军,洛阳兵马抽调五千往伊厥屯驻,其余兵马依旧屯在洛阳,以免生乱。

    事情结束,陈群、蒋济先后请辞离去,曹丕叫住最后离开的司马懿问道“仲达,你以为朕的怀疑到底是对是错,实话实说,朕不怪你?”

    司马懿思量半天看向曹丕道“陛下,臣宁可信其有!”

    曹丕喜道“朕正是这个心思,可惜陈群不明白!仲达,你去请陈群,带上御医和补品去看望荀恽!

    看看其真有病还是装病,另外观察其府上有无陌生人或者官员!至于荀氏其余众人,朕自有安排!”

    司马懿拱手道“臣明白!”

    出了大殿,司马懿长出了口气,背后冷汗直冒,心中暗叹“且不论文治武功,陛下的!疑心是完全继承的其父,令人不寒而栗!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