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洞察先机(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bsp; 曹军大帐内,徐晃同曹休对坐在桌案前,徐晃突兀得道“文烈,关羽要撤军了!”

    曹休看着徐晃奇道“公明如何得知!”

    突然曹休猛得道“难不成这支兵马是接应关羽撤退的!”

    徐晃道“差不多,一开始我们就有所怀疑贼军怎会明知我军可能断粮还要强行运送。

    如今贼军就地屯扎则清晰的展现出贼军意图,可以断定这支兵马并非硬要北上,能顺利运粮北上最好,不能则试探我军侧翼包抄兵马,牵制我军兵力。屯驻于此接应关羽大军,一并随军南撤!”

    曹休看着地图上徐晃画出的位置道“有理,在这里屯驻等于说是由樊城、南阳、此地、陆浑形成一条路径,路径上有兵马接应,有营寨依仗可进可退。

    不对呀,这等于暴露了贼军意图,我现在将此消息送与车骑将军(曹仁),到时候大军前后威逼,关羽想要全军撤退几乎不可能!”

    徐晃道“不然,关羽身经百战,善待士卒,在军中有极高威望,而贼军本身历经战事,可谓老兵,粮草尚可支撑,有这三点军心必定稳固。

    再加上甘宁、庞德众多骁勇之士,将数万大军排列紧密,形成坚固的方阵,缓缓南撤。

    据我估算需要集结三倍以上的兵力轮番袭扰,才有机会全歼贼军,否则我军纵有骑兵,但在严密的方阵面前极难撼动,关羽纵然有折损,大部撤回不难。

    况且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我军怕是无法集结这么多兵力!”

    曹休忙道“公明,你我好好商议,若关羽真要退兵,我立即上奏陛下,请陛下务必集结更多的兵马来!”

    徐晃摇头叹道“这就是关羽的高明之处,陛下刚刚继承大统,各地州府郡县尚未完全适应过来,想要浑水摸鱼,借机观望,心怀鬼胎,趁乱而起的人不在少数。

    这时候没有兵马的震慑,将各地守军抽调会造成怎样的后果?再有关羽的那篇檄文,真的可拖住我军十万兵!”

    曹休道“公明是说如果大举征兵,各地心怀异志的贼人会以为关羽大军的进攻使得我们抵抗吃力,需要集结大军应对,他们就会趁机作乱,响应关羽图谋富贵!”

    徐晃道“不错,檄文等于说给了那些贼人依仗,虽说我们及时严密搜查销毁檄文,实则都清楚不可能一点都没有泄露出去。

    我驻守的许昌时就抓不了不少造谣生事的流氓无赖,此番出兵在许昌留下近两万兵马防范。你驻守的邺城怕是差不多,关中、寿春等处的驻兵亦不能轻动。

    一旦叛乱发生不能及早讨平,收拾不住,人心一散,那可比关羽大军还可怕!”

    曹休挠挠头道“这么说眼下我军、张郃军、南阳兵马和车骑将军的兵马就是全部兵力!”

    徐晃道“关羽兵力在六万上下,我军集结两倍于关羽兵力不难,再多怕是召集不起来。

    陛下的想法是截粮困敌,初始不要硬拼,将关羽拖在北方。

    我若是关羽,现在的想法是步步为营,结阵南撤,极可能还会沿河行军,既能保证水源,更能防范我军骑兵,四面受敌变为三面受敌。

    我军若强攻,贼军处于守势,两败俱伤在所难免。从陆浑撤往樊城路途遥远,行军速度缓慢,粮草也成问题,眼前这支贼兵显出作用。

    贼军据河屯驻,关羽沿河南撤,两下会合兵马上增添生力军,粮草亦得到补充。贼军之所以敢在我们眼前筑垒,根本就不怕我军知晓其意图!”

    曹休皱眉道“那我军该当如何?”

    徐晃看着地图道“临敌在于随机应变,关羽结阵南撤首在保证严密的阵型,那我们就来用‘诱’字来应对,诱敌离阵,诱敌出击,分而奸之。

    我就不信这么长的路,这么多兵马,你关羽能保证全军毫无破绽,他关羽就是没破绽,我也要扯出一道破绽来!”

    曹休精神一震道“公明,我们是否要北上抢占要冲!”

    徐晃道“不,我们就在这支兵马以北寻找有利地势做好准备,经过长时间的行军,援军就在眼前极可能是贼军最松懈的时候,我们的机会更大!”

    曹休点头,又道“南阳城下该当如何,是否要支援张郃和夏侯尚?”

    徐晃沉闷道“不必,局势已变,陛下的谋划恐难实现,贼军不会坐以待毙。

    南阳城下若贼军无防范则张郃、夏侯尚足以破贼解围,若贼军有提防,纵然我们前去怕是亦难打开局面,反不如在这静观其变!”

    这半个月水了,感谢投推荐票的各位读者朋友,闲下来了我尽量每天更新,谢谢朋友们的观看和支持!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