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会试(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之辈,经历了前面数道考试,大浪淘沙来到这里的,都是有真才实学的。

    贡院外,听得马车车轱辘碾着青石板的声音,车内举子们的脸上皆露出严肃的神色。“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通过会试,鲤鱼跃龙门,是无数举子的梦想。

    夏完淳也不例外,他抬头看着肃穆的贡院,不由得有些眉飞色舞,神采飞扬,夏完淳幼聪慧,“五岁知五经,七岁能诗文”,如今也不过十三岁的年纪,却已是一名举人了。

    本来历史上的夏完淳虽然博学多才,但却是没有机会站在这里,多亏了恩科给的机会,他一路连战连捷,竟是拿下了松江府榜首浙江省第七,阴差阳错的来到了南京。

    不远处一架马车上,钟绾妤拉起了车帘,秀眉微颦,目光不停的四处打量着,似乎在寻找什么。“难道那花船上的公子不是举子?也对,诗词绝佳不代表作八股也上等。”钟绾妤叹了口气,放下了车帘,有些可惜与失望的让马车继续向贡院驾近。

    在贡院门口远远地,马车就走不动了,无数车夫帮着一众举人将行李搬下马车。天南地北各地方言汇聚在一起,传入耳中。

    几千举人云集在这里,在贡院的龙门前,排起了浩浩荡荡的长队。

    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甚至还有占城等国的考生,大明对于各国有经明行修之士,允许各就本国乡试,再贡赴京城会试,不拘额数选取。

    待众举人入了贡院,中央是明远楼,北面是至公堂,东西设更道,更道两旁用木栅分割,文场里号兵来回巡弋。

    钟绾妤和夏完淳到了考房,都不禁有些不自在,进去后腰不能伸直,躺下去腿露在外面,站起身头碰到顶,当真是狭窄至极。不过他们年少得意,以前也从来没有来过这儿,不习惯倒也正常。

    可怜了那些白发苍苍的举子,半截入土的年纪了,却还考不上进士,只能看着钟绾妤这般的少年,羡慕的唏嘘不已。

    待考题出来,考生们纷纷蹙眉运笔,殚精竭虑,一生所学,十年寒窗所得,尽诉于纸上。但求有朝一日,鲤鱼跃鱼龙,一鸣惊天下!

    大概两个时辰后,作为主考官的王铎忍不住无聊,带着书吏下来巡视着考场。看着举子们都是鸦雀无声,奋笔疾书的样子,不禁满意的点了点头。待巡视到钟绾妤的时候,不由得停下了脚步。

    但见钟绾妤伏案写文,连头也不抬,对于自己一行人浩浩荡荡地经过,一眼不瞧,文章写得无比专注认真。

    王铎倒也没有忍心惊动,只轻轻的拿起了钟绾妤已经作好的八股,上面整整齐齐的排列着略为娟秀却苍劲有力的小字,不由得先在心里叫了个好字。

    片刻之后,待王铎细细观看其中文字时,脸上不禁露出惊讶,震撼,激动的神情,仿佛看见了什么价值连城的珍宝。“真乃锦绣文章!”王铎在心里由衷的叹道。

    待看到夏完淳文章的时候,也是不由得眼前一亮,心中啧啧称奇。“看来今年我大明文运昌盛啊,只此一科,巡场不过半个时辰,便发现两位可造之材。”王铎捋着胡须笑着感叹道。

    时光荏苒,一眨眼会试便接近尾声。

    夏完淳刚刚答好卷子,便年少气盛的想要争个第一,将七篇正卷一合,拍起了门板,朝外叫道:“交卷了,交卷了!”当下一名官兵走来,答允一声,叫受卷官来收卷。

    钟绾妤却是不急不忙的将卷子认真的慢慢写好,才交了卷。交了卷子后,便收拾起了行李。

    收拾好行李后,钟绾妤走至龙门前,等候开龙门。不少答卷完毕的考生们,亦是站在龙门前,待到龙门打开,才缓缓出了贡院。

    这第三场策问考完,整个会试便宣告结束,只待放榜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