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好死?不死的!(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居然是一封信和一份奇怪且疑点重重的医疗手札。

    疑点一:她第一世就是医生,太了解医院的病历了。奇怪的这人怎么不用医院的标准病历,这种手札万一出了医疗事故,查询原始病历的时候绝对不被认可。

    疑点二:里面纯正的中医诊断,在这个中西医结合的年代,谁会用纯中医去断病啊,中医可没有CT,血液化验等等。这家伙的主要诊断手法居然是搭脉,看气色,我的天。

    疑点三:奇怪的是里面的纪年法居然是天干地支?

    疑点四:全篇繁体字。毛笔字,竖行从右到左书写,纸张泛黄,纸质粗劣,怎么还有人用这样的纸。

    狂热的古中医爱好者?毕竟是现代教育体制下成长过的人,对繁体字辨识绝对谈不上熟悉,因此也就没有兴趣细读这份医疗手札。

    可信封上的名字让她震感无比。

    信封上依然如故的繁体字,只有四个字,且没有收发邮编,也没有收发地址。只有一个名字和一个“启”字。

    而这个名字,哪怕累历三生三世,她也断不能忘,那是她父亲的名字。

    或许只是一个同名同姓的人。又总想弄个明白,又感觉拆别人信件不礼貌有违道德。但就是那种冥冥之中的感觉,她决定一探究竟。可拆开之后的称谓却是更多的震撼。

    台鉴苏丰收先生既夫人苏姚氏

    巧合么?就这一个称呼,让苏妍墨楞了半天。

    如果真的是自己的父亲,倒也契合,父亲是个中学化学老师。这个狂热古中医爱好者,这样称呼也不算错。而自己的母亲刚好姓姚。

    就这么一个称谓,让苏妍墨读下去的意愿更加强烈,尽管竖行书写,从右至左的阅读方式,以及全篇的繁体字让她的阅读速度非常慢。

    信件的内容让自己匪夷所思。

    这世界上还有一个苏妍墨?她的父母也和自己的记忆中的父母同名同姓?读完一次怕自己阅读疏忽,阅读理解有遗漏遍再读一次,他实在想不通这年代,还有谁用繁体字和这么晦涩难懂的古文写法,还没有标点符号。这个狂热的古中医爱好者简直变态。反复研读了几次,大致搞懂其要表达的意思。

    这位变态的狂热的古中医爱好者,行医途中行至七里铺的时候,收治了一名叫苏妍墨的女孩,为防止其病情传染扩散,便将其带回这山中茅屋进行隔离治疗。女孩是个肺痨患者,也就是现在的肺结核。这名中医说本来恢复在望,以后注意调养就行,彻底根治不可能,只能以药物控制在相对健康的状态且不再具备传染性。却不想在最后临门一脚的巩固治疗中,去山外买到了假的中药药材,致使女孩病情加重,最后恶化失控。于己未年秋末去世。之后这个叫章炳如的中医愧对难当,便说要去找一个叫杜青的药商讨个说法,以慰那个同名苏妍墨的在天之灵。

    大概有太多的巧合,对这个已经死掉的同名苏妍墨,只在一瞬间,就完成了一种以己度人的代入感。

    “庸医害人啊,什么讨说法,明明畏罪潜逃,这家伙绝对是贴在电线杆上的老中医。不知道用抗生素么?不知道送医院么,肺结核啊,用慢吞吞的中药,我真是服了……”第一世做过医生的她,太具有发言权了,太替这个同名同姓同父母姓的女孩不值了。

    而她不知道的是,此时此刻,和她之前相处的时代相距了四百年。

    同名同姓,同父亲名,同母亲姓,说不定母亲的名字都一样,冥冥之中的那种宿命感,她决定去这个叫七里铺的地方查个究竟,那甚至感觉到,这就是她念念不忘的爸爸妈妈。

    就算宿命感是错的,她也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父母,把孩子托付给一个电线杆老中医治病。这种感觉简直糟心透了。

    能见度不是很好,无风,雪花就这样洋洋洒洒漫漫飘飘,雪很大……

    一人一狼,一脚深一脚浅,走到平坝边缘,站了良久。狼前肢磐立,后体坐地,小女孩手攀扶着大狼的脖子。

    “喂——你听好了,你不带我去死,我就不死啦,你欠我的孟婆汤你给我留好了,等我100年后想死的时候我再找你要,要是再给我兑水假冒的,我会跟你不死不休的,我知道你听着呢。”

    空谷回音依旧,一叠叠的勇向朝山谷出口飘去。

    “今后我会好好活着,努力活着。我会让你们羡慕我的——”

    一旁比小女孩高了整整好几个脑袋的狼也嚎了两声。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