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章 好想重生回大学(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nbsp;   “我要娶你当老婆,你同意吧?”我拧了一下大腿,借着传来的疼痛,鼓起勇气说出口。

    “QU你妹呀!”韩梅随口说。

    我笑了笑,“是娶你妹呢?还是去你妹?是三声还是四声呀?能再说一遍吗?”

    “不能!”韩梅一口拒绝。

    “嘿嘿,既然如此,我就当成三声来理解。”我尴尬的笑了笑。

    韩梅眼睛转了一圈,耸了耸肩,“随你便。”

    看来有戏,我不禁心里一阵暗喜,“一会儿去看场电影吧,有新上映的爱情片。”

    “没空,下午第一节有课。我吃完了,先回去准备了。”韩梅说走就走。

    我看着她离开的身影,安慰自己:没事,多吃几次饭就好,多年没联系了有点生疏了。

    怎么说也是两小无猜一起长大的,感情基础打的很牢靠的。

    要不是当年被金蓉蓉插了一脚,现在我和韩梅的孩子估计该上幼儿园了都。

    值得庆幸的是,韩梅至今还是单身,还是单身,还是单身!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提醒自己不要再错过了,这一次一定要把握住。

    我重回大学,再好好的追你一遍,把欠下的都弥补回来,就是用钱砸也要追到你,让你成为世上最幸福的女人。

    ……

    走在路上的韩梅,从包里拿出一张明信片,正面是布达拉宫,翻到反面,上面写着一段文字:我要为你建一座布达拉,安放我们的爱情。——陈琇。

    “搞互联网的就爱画大饼,你以为我还是个不懂事的小姑娘吗?”随手把明信片扔到了路旁的垃圾桶里,继续走路。

    过了一会儿,韩梅返回,从垃圾桶里把明信片拾了起来,擦了擦上面的尘土,“留着吧,算是当年我送你的明信片的回礼。”

    在布达拉宫时,我把三个愚人节的时间写在一张纸条上,做成一个小墓碑的形状插在路边的土堆里。

    碑那么小,与其说是为了纪念,更像是为了忘却。

    ——正文——

    ——我想重生回大学?陈琇在网上输入这个问题。

    出来一堆主角重生回大学的网络流行小说。

    现实不是网络小说,不允许你重生。

    可是允许你重回大学,只要你有实力,有时间和money,随时可以回大学看看的嘛。

    所以,陈琇买了一张车票,来到大学门口。

    恍如隔世。

    大学——

    大学最不缺的是什么?

    是人和时间,经过高中三年地狱式的学习,到了大学后的学生们彻底释放了自己,把压抑已久的激情彻底释放出来。

    大一放松,大二放纵,大三放肆,大四呢,玩腻了想要学习了,却被大学给流放到社会上。

    说的有些夸张,可是上过大学的人,多半是这样度过的。

    陈琇也曾是一名大学生,可惜没等到大学把他流放,自己先放飞了自我,大三退学和几个同学一起创业。

    几年过去,陈琇再次来到母校的门口——胶澳大学,有种重生为人的感觉。

    还是大学好,无忧无虑。

    可以逃课,让宿舍的兄弟给点个到。

    可以谈恋爱,只要脸皮厚,总能找到愿意的女生。

    可以打游戏,和同宿舍的乃至同班的甚至同学校的同道中人在网吧里玩的痛快,不必担心有人回来把你抓回去读书。

    走进校园,看着熟悉的街道,教学楼,操场,来来回回的大学生们,可惜没有一个是认识的,那些的老同学早已天南地北娶妻生子,还有那些花儿,散落在天涯。

    “看来,我是老了。”陈琇忍不住感叹一句。

    人老了,便爱回忆,便爱回到老地方,触景生情,情不自禁。

    拿出手机拍了几张照片,发到微信的班级群,配上一段文字:我是胶澳人,我骄傲!

    不一会儿,平日里死气沉沉的群里炸开了锅,各种信息、语音、表情源源不断的冒出来。

    ——老陈,跑母校啦?

    ——陈琇,再多拍几张!

    ——琇哥,去母校也不喊着我。

    ——假的吧?有本事来张自拍!

    ……

    “我还以为你们都死了呢,没想到都还活着呀。”陈琇忍不住对着手机发了一条语音。

    说完,对着手机,来了一张自拍,背景是图书馆,胶澳大学的标志性建筑。

    ——真的去了呀?

    ——废话,老陈什么时候弄过假?

    ——老子也想去了,可惜得给孩子挣奶粉钱。

    群里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来了一波母校回忆杀。

    想想,毕业快10年了,仿佛就在昨天一般。

    陈琇多美希望此时是假期,同学们都回家了。

    自己只是早一天来到学校,也许明天,或者后天,同学们都会陆陆续续的返回母校,和他重逢。

    “以后我定居母校了,欢迎大家随时回来找我玩,吃喝玩乐一条龙我包了。”陈琇忍不住对着群里喊了一句。

    ——陈总威武。

    ——老陈好样的。

    ——陈哥,我爱你!

    群里又沸腾了起来。

    陈琇边走着边和群里的老同学聊着天,不知不觉的来到了海都餐厅。

    ——负一楼的网吧!脑子里冒出这个让他兴奋不已的名字。

    陈琇一路小跑,跑下了负一楼。

    耳边仿佛想起来耳熟能详的叫卖声:同学们,开饭了——,包子锅贴,一块钱两——

    这是当年在负一楼网吧上网时,每到了中午和晚上吃饭的点,海都餐厅的一个大叔都会热情的推着热气腾腾的饭菜车来回叫卖,把饭送到废寝忘食玩游戏的他们嘴边。

    离开胶澳大学后,虽然吃了各种各种的包子,贵的包子有几十块钱一个的,但是再也没有吃到当年网吧里吃过的那么香醇可口的包子锅贴。

    一想到锅贴,陈琇忍不住咽了口口水,多少年了,这个条件反射还没有忘记。

    我去!

    陈琇来来回回找了半天,网吧竟然不见了?!

    “唉——海都网吧啥时没了?”陈琇在群里问了一句。

    ——我去,你才知道它关门了?

    ——你大三走的那年冬天就关门了,没你照顾它生意,肯定关门。

    ——陈总,要不你再开起来,等我们回去继续打两局呀。

    “嗯,老纪的建议不错,那就把它开起来。”陈琇回复了一句。

    ——你就吹吧!

    ——老陈,你要是真开起来,我入个股。

    ——我出装修的钱。

    ——那我出电脑的钱。

    ——我去当网管,不要钱。

    群里的男生开始起哄,纷纷“大气”的出钱出力。

    海都网吧,留下了太多美好的记忆。

    大一那年,疯狂的玩游戏,通宵达旦,吃饭都在网吧里吃。

    大二那年,疯狂的设计开发软件,通宵达旦,吃住都在网吧里解决。

    要是没有海都网吧,或许大一那年不会挂了两门科,或许也没有后来的所谓创业,或许自己会按部就班的上完大学,找一份工作,娶妻生子,跟老同学们那样,过着幸福安逸的生活。

    现在,“罪魁祸首”的网吧,竟然关门了?

    陈琇有些不解,在大学里开网吧,多么挣钱的买卖呀,当年自己就曾想着开一个网吧。

    为此,还特意请假回家跟老爸借钱,最多一年就能把本钱收回来,结果被老爸一巴掌给打出了家门。

    老爸这里没借到钱,陈琇又想别的办法,和几个也有着开网吧想法的同学想法设法的挣钱,发过传单、做过促销、送过外卖、倒腾过二手自行车,各种能想到的挣钱的办法都试了一遍。

    后来又开始搞软件开发,从而走上了创业的道路。

    等他们挣了能开得起网吧的钱时,反而没了开网吧的兴致,连上大学的兴趣也没了,直接退了学一心搞自己的事业。

    当年,如果老爸能借钱,或者自己挣够了钱,开了一家网吧,现在也不会站在这里感慨万千。

    这个似乎刚才已经感慨过一遍了?

    陈琇回想了一下,嗯,是的。刚才是感慨要是没有海都网吧,自己会怎样怎样,现在是感慨如果开了一家网吧会怎样怎样。

    抛开自己上了点年纪容易怀念过去的毛病外,是对自己的现状表示不满和过去的选择而遗憾喽?

    多少有点吧。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离开创业多年的公司,孤身一人重返母校,穷的只剩下钱了,心情能好到哪里去。

    尤其是想看一看自己曾经奋斗过的战场,竟然不见了,老子还想买下来了却当年的心愿呢!

    海都网吧——

    你把老子的青春给消费了,现在消失不见了?

    不行。我不答应!

    陈琇生了一股莫名其妙的气。不是针对群里那帮老同学的起哄,只是因为衣锦还乡后想在当年瞧不起自己的网吧老板面前显摆一下,顺便把网吧给收购了,却找不到人了。

    网吧和网吧的老板不见了,可是网吧的地方还在,现在改成了超市。

    这叫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庙。庙没了,改成道观了。

    那就把道观买下来,改建个新庙,自己当和尚,天天撞钟收香火钱。

    老了老了,这思维有点紊乱,这比喻用的不是很恰当呀。

    不用纠结,又不是咬文嚼字搞文学的,意思差不多就行。

    说干就干。

    不留遗憾!

    “兄弟们,你们给我看好了。”陈琇点开群里的视频按钮,打算来个现场直播。

    陈琇大摇大摆的走进超市,对着门口的唯一一个女收银员大声说道“美女,这个超市多少钱?”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