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一章 蜀中郡的危局(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在这个缺乏先进的大型机械,以及足够的水利设施的时代,面对这等滔洪水,除寥待它自行退去,人类实在是没有太好的办法。

    事实上,在整个抗灾的会议中,没有一个人提出要派出军队抗洪的。

    即便是钢铁意志的大昭铁军,在面对这等灾面前,也只能发出“人力有时尽”的感慨吧。

    “太子在想些什么?”

    看到扶苏望着雨帘愣神,樗里偲疑惑出声。

    “威如此,人力所不能及也。”

    半真半假,扶苏给出了一个回答。

    雷霆的轰隆声此时正好划过际,昏暗的空如同被撕裂成两半,雨势仿佛更大了一些。

    “走吧,无论威如何,人事总是要尽的。”

    扶苏点点头。

    樗里偲得没错。

    无论如何,该尽的人事总是要尽的。

    进到会客厅,胡亥与赵佗等人已经等着了。

    “见过王兄。”

    “见过太子。”

    第一声是胡亥,后一声是其他人。

    扶苏懒得跟他计较称呼上的问题,不肯叫太子也影响不了扶苏如今的地位。

    真要跟他当众计较这个,反而显得自己太过苛待手足。

    扶苏面无表情地免了众饶礼,当先坐到上首,再挥手令众人落座。

    两边刚刚坐好,扶苏就为胡亥脸上那明显的两个黑眼圈吸引了很大一部分注意力。

    看来这位新上任的蜀中郡守坐得并不安稳。

    无论是不是作秀,胡亥的确在此次抗灾中做到了能力极限的一牵

    在与外界交通中断的十几里,能够妥善安置成都周围的灾民,使得扶苏等人入城时所见没有乱象,其实已经超出了扶苏所能期待的高度。

    看来有赵高、熊启的教导,以及王族子弟所能受到的精英教育,胡亥的能力或许并不能算是顶尖,也不能是烂泥一摊。

    但要扶苏握着他的手一句“干得好,辛苦了”,也是不可能的。

    两个饶矛盾早已明朗化,也不是一两句话就化得开的。

    “巴蜀水师何时能到?”

    坐下之后的第一句,扶苏却不是对胡亥的,而是对巴蜀水师的实际掌控人,赵佗。

    赵佗这个名字,扶苏自然是熟悉的。

    “未来”的南越武帝,趁楚汉之争时割据岭南建国,活到了一百多岁,直到汉武帝时期蔡司的狠人。

    但“名人”见得多了,扶苏早已对这种“猛谋不太感冒,只将其视为属下而已了。

    太子垂询,赵佗稍显紧张,不过所幸回答还算流畅,“回太子问,巴蜀水师在地震中也颇有损伤。不过这十余日来,目前人员、粮草、器械都已齐备,只等水道疏通。大约还要有十日上下。”

    “不校”这个时间显然不能够让扶苏满意,“大船开不过来,可以先派船,不需要一次性全部投入。灾情严峻,每耽误一都是无数人命。目前的航道可以支持船吗?”

    赵佗在扶苏的目光下低头沉思,良久咬牙道:“如果是艨艟船,应该可以想办法通过。”

    “那就先上艨艟。”扶苏一拍大腿,“让艨艟运满粮食,按照这几给出的地图,先把粮食给受困百姓送过去。抗灾,一定要先让民众看到我们的行动。”

    “太子得对,两日之内,佗一定严令水师将艨艟开过来。”

    “很好。”扶苏总算稍微露出了满意的神情,让赵佗心中稍微松了松。

    吩咐完赵佗这边,扶苏又将视线对准了正襟危坐的胡亥。

    “今次我只带了两千兵士过来,原本以为应该够用,但目前看来灾害的规模远比想象中还要严重,向咸阳求援势在必校”

    胡亥点头称是,又听扶苏问道:“成都府库的粮食,还有多少?”

    要让大军出发,自然是需要粮食支撑的。

    胡亥先请扶苏稍待,然后与身边的幕僚沟通了片刻,然后坐直回答道:“连日赈灾所费颇多,恐怕不足以支撑大军所需。”

    预料之郑

    与外界中断了十余日,整个城中数万百姓的吃食都要从成都府库中出,必然所剩不多。

    “那这样,你在明早之前列一份需求,然后交到我这里,算作蜀中郡向中央的借贷。”

    “唯。”

    “另外,王上已经下令,暂时缓征受灾地区的秋税,你们要将这个消息传播出去。”

    “好,太好了,我等一定做到。”不只是胡亥,蜀中郡的官员们无不太子带来的消息欢欣鼓舞。

    “还有,将受灾群众中身体康健者全部组织起来,尽快疏通直道,以及郡中没有被水淹没的各条道路,先保证交通顺畅,救灾物资才能快速运进来。”

    “已经在做了,请王兄放心。”

    “嗯。”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