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八章 自罚三杯(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过甘茂说得确实也有道理,接下来就该是依法处理后续事宜的时候了,扶苏即便再插手,在朝会上已经下了决定之后,也没有任何意义了。

    但他还是觉得很憋屈。

    “多谢甘相开解。”扶苏强自咽下了不甘,扶住腿脚越发不利索的甘茂,“那甘相觉得,扶苏接下来该做什么呢”

    “蜀中灾害比预想中的还要严重,至今,通蜀的栈道都未修复,蜀中郡的灾情可想而知。太子若真是有心,多救一个灾民也是好的。”

    “扶苏知道了。”

    金乌刚刚爬出暗色的地平线,一辆漆得通体乌黑的马车停在了码头上。

    马车之前,是通体如墨的四匹连高度都相差仿佛的骏马。

    天子驾六,诸侯驾四。

    即便是已经礼崩乐坏的战国时代,在当今的大昭能用驷马拉车的,也只有一人。

    没有等待新任太子冼xiǎn马令的蒙毅,扶苏当先跳下了马车。

    所谓太子冼马后人误作太子洗马,与樗里偲担任的太子舍人一样,同为太子府的属官,负责在太子出行时为其开道。

    但实际上,太子冼马其实还有着类似谒者的作用,掌宾赞受事,有着辅佐太子处理政务的重要职责。

    而太子冼马令,自然就是太子冼马的主官。

    堂堂一国太子,为其开道的当然不止一人。

    顺带一提,之所以只有太子扶苏有资格驾四,是因为王上出行,已经与天子同仪。

    其余公子,当与卿大夫同级,统一驾三。

    在码头边等着太子的,除了被王上已经指名为处理灾情事宜的国尉尉缭子,以及少府令冯毋择,还有率着太子私兵到来的宇文啟。

    至于内史公孙丑,则是因为在前方处理难民事宜而无暇拨冗前来。

    两边互相见过礼,还未寒暄两句,不耐礼节繁杂的尉缭子便将话题“自然”地转向了灾情上。

    “太子来得正好。”尉缭子一手扯着扶苏的小臂向前一带,险些把刚站稳的扶苏扯倒,“昭律有言无功不赏,因此对难民要以工代赈,这老夫理解。但即便要以工代赈,也要发放工钱的吧”

    扶苏点头称是,一手按住了尉缭子激动的胳膊,“您老慢慢说。”

    尉缭子哪里有心思慢慢说,他就快要急死了,一手仍不放开扶苏的小臂,另一手指向了明显面色不渝的冯毋择,“可冯少府倒好,无论老夫如何劝解,总是一句没钱以作应对。”

    尉缭子胸口起伏不定,显然是被气得不轻,“你说你没钱,那你来这里有什么用”

    贵为九卿之一,又是世家出身,即便面对国尉当着太子的直面指责,冯毋择仍然面无惧色,“王上有命,择奉命行事而已。”

    “王上命你来,不就是让你给钱的吗”

    “你怎么知道的,王上告诉你了”

    “你”

    显然两人如此争执已经不是第一次,可尉缭子气得耳朵发红,仍是拿冯毋择毫无办法。

    “两位稍安勿躁,稍安勿躁。”扶苏料想过以尉缭子的暴脾气,很可能跟其他官员产生冲突,但他没想到这冲突已经激烈到两人已经可以当着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吵起来。

    “两位都是国之干城,当街指责也太有辱国体了。况且扶苏刚到,还不明情由,也不好做出判断。”

    扶苏一手一个拉起仍在顶牛的两人往设在汉口码头的临时营地中走去,“先到营地中,两位再好好为扶苏解释一下如今救灾形势。”

    三人当先而走,一直没得扶苏有空搭理的宇文啟却也没受冷落。

    同在留城之战中有过配合,蒙毅上前与宇文啟见过礼后,也将其邀着,跟在了队伍中。

    见到熟面孔,本有些局促的宇文啟也放松了许多,饱经沧桑的古朴面容上,同样流露出了笑意。

    作为扶苏在留城之战后悄悄藏在安邑附近,由感恩刑徒组成的私军,宇文啟等人终于在扶苏受封太子之后,有了官方的合法身份。

    作为太子,扶苏按制,是可以拥有一支保障自身安全的小型军队的。

    至于这个军队的数量上限,并没有硬性的规定。

    因为这支私军的军费需要太子府自行负责,而受财力影响,一般来说太子府是无力负担起规模太大的军队的。

    可是扶苏的财力

    懂的都懂。

    不过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扶苏表面上的私军数量只维持在两千人,而这支私军的首领自然就是宇文啟。

    即便只有两千人,这样的数量也已足够旁人震惊。

    但由于扶苏大体上将私军都驻扎在安邑,首都只保留了原长公子府的护卫,所以并未吸引太多咸阳的目光。

    这次为了应对灾情,也为了看看私军的成色,扶苏才请百里俜大夫安排了一支千人的军队,由宇文啟带着,自安邑前来协助赈灾。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