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零章 万民书(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等公然藐视律法的行为,更是不会为上层所接受。

    按照昭律,底层民众想要向上层反映问题是被严格控制的。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不能上报,但必须要通过合法的途径。

    那就是向当地的官府反映。

    或许这些在万民书上签字的武功县民有着自己的理由。

    县令与县丞都被下狱,管事的县尉又因为检举之事而失去了底层民众的信任。

    但这不能构成他们直接上万民书的理由。

    而且

    冯劫按了按发疼的太阳穴。

    你们要么去王宫门前直接上书,要么去找相邦李斯,把这东西呈给廷尉署算是怎么回事儿

    万民书上所提想要赦免的两人的确都是关押在廷尉署的,可这等已经上达天听的案子,人犯的放与不放,哪里是廷尉署能说了算的。

    相比于下一步该怎么做,如今萦绕在冯劫脑中的问题是

    “这到底是谁呈上来的”

    冯劫一脑门子官司,“总不能是哪个黔首躲过了门外的兵士,自己翻墙偷跑进来,把这玩意儿放我桌上的吧”

    刚还在互相争论的中左两丞闻言暂停了争吵,面面相觑,却没人能给出个答案来。

    这事儿还真是个未解之谜了。

    此时没有监控,要查出是谁干的,真不是容易的事。

    按理来说,能够进到廷尉署内的,除了偶尔串门的其他各署官员,就只有廷尉署自家人。

    可冯劫自问在接管廷尉署之后,御下还算有些成效,其余其他官署的官员来访,自然也会有自家人跟着。

    说起来,到这地步也怪冯劫自己。

    要是冯劫在第一时间看到这所谓的“万民书”之时,就按杵所说的那样直接烧了,而不是急吼吼地叫来两人参议而搞的人尽皆知,也不会有这么现在这么麻烦了。

    昭律规定,官员在接到匿名举报时,的确是应该直接置之不理的,若是匿名者被当场抓住,还是要进行治罪。

    虽然这封万民书不属于举报,但对律条进行扩展适用,就算到时候被曝出来,冯劫也有话可以说。

    “事已至此,再追究何人的责任也已晚了。”杵抬眼看了一下皱眉懊恼的冯劫,“该当想想如何应对才是。”

    冯劫叹了口气,终于将视线从万民书上移开。

    他何尝不知此事已经如此,就算要纠察内鬼也是之后的事情了,只是有些懊恼而已。

    “既然无法达成一致,不如直接呈送王上”一筹莫展之际,宋濂试探地问道。

    冯劫瞪了这个刚刚上位的左丞一眼,懒得言语,还是老成的杵为后辈略作解释。

    “身为法司,无论受是不受理,廷尉都必须给出裁断。直接呈送王上,明摆着就是推诿责任,这不等于在说廷尉署无能吗”

    宋濂这才悻悻然点头。

    方才他所思所想的,不就是在推诿责任么

    但是把责任推诿给王上,的确不是什么好建议。

    于是宋濂换了个思路,“不能呈送给王上,那能不能呈送给太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