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四章 武功县令(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辜惩戒,都要依律行事。

    黄染在处理暴动前后都并未违法行事,因此顶多会被治一个渎职,然后引咎辞职,等过了数年便会再次被启用。

    然而那是因为黄染在之前的政绩是可圈可点的。

    可一个好端端的大县,在他手中发生了叛乱,若是再被砍成中县,任你曾有过什么政绩都会瞬间化作灰烬。

    暴动即叛乱,受刑的可远不止是直接参与的人犯。

    他们的家人也会因此遭受连带责任,轻则流放,重则罚为城旦舂。

    因此所损失的人口并非只有数千人,而是数千户。

    一个万户大县,立刻就会成为数千户的中县。

    在人口作为第一政绩的时代,这就意味着无能。

    而大昭,从来不养无能之官。

    但依令行事,无非就是仕途告终,但若是胆敢有所违逆,走到尽头的便是他黄染的性命,而且顶多只是给刑场上多送一颗头而已,根本不会对行刑之事造成多大程度的影响。

    即便心中毕竟有所不忍,但孰轻孰重,黄染还是拿捏得清。

    而两位副手之所以会有这样明显的分裂,与他们出身分不开。

    不同于跟随自己一起由军转政,都是外来户的曷,县丞张靖是本地士人,自然不希望本地民众受到如此严重的伤害。

    然而有昭律在前,又有王上严令在后,任谁也不敢稍有违逆。

    不过为了防止张县丞有过激举动,黄染仍是准备跟他梳理清楚,“但有一丝可能,黄染也不会愿意对辖下百姓举起屠刀。”

    没等张靖有所动静,黄染继续说了下去,“然而如今的事态,已不是你我,甚至公孙内史能够影响的了。即便我等为民请命,也不过是多送上几条性命而已,身死倒是事小,对局势毫无益处,又是何必”

    武功县属于内史郡管辖,相当于首都直辖市下的县区,因此县令的顶头上司是内史公孙丑。

    这也是为何始皇帝震怒到不经审问就要将暴民全部处斩的原因。

    首都地区发生暴动,这简直是直接打脸了。

    原本以为这番诚恳说辞,可以让张靖正视如今的局面,放弃无所谓的挣扎。

    然而张靖却似乎并未就此放弃,反而目光灼灼道“那若属下告诉县尊,有人可以影响到王上决断,只要县尊肯稍稍将行刑日期拖一拖呢”

    这是要让黄染在死亡的边缘试探了。

    所谓拖一拖行刑日期,是因为毕竟处刑之人太多,无论是刑场的搭建、行刑人的调拨、人犯身份的核实以及后续调查等等,都还要花费时日来进行。

    那么在这期间,直接负责此事的黄染稍微动一动手段,就算阎乐再急于行刑,也只能乖乖等一等。

    但让阎乐等不是什么大事。

    就算他的岳父是中书府令也无妨。

    但阎乐等得,王上却未必等得。

    因此这等于是在悬崖边缘疯狂试探。

    一旦那位察觉,甚至不需要察觉,只需要有所不满,那黄染就可以跟自己的脑袋说再见了。

    然而这些都不是重点。

    黄染在听闻张靖所言之后,所抓住的并非“拖延”,而是他口中的,足以说动王上的那个“有人”。

    “是谁”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