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六章 第三封信(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在赵高若有若无地示好之中,扶苏意识到,一旦昌平君也放弃了胡亥,那么作为胡亥天然盟友的赵高,或许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倒向自己。

    到白泽写信时为止,昌平君似乎还没有做出任何反应,那扶苏能做的就只能等待了。

    己方第一招已经出了,下一步要看敌手的反应才能做出。

    说到底,由谁做摄政,最终仍是只取决于最顶上的那位的心思。

    其实从胡亥封侯、熊启封昌平君之事是上,扶苏能够看出这些都是始皇所埋的,针对楚国的伏笔。

    只是因为武关之会上出乎意料的成功和屈原的行为,使得原本的伏笔没有发挥作用的机会。

    但这个伏笔在如今存楚战略施行之后,或许又会重新回到始皇的心中。

    那么利用这一点,或许也能够促成始皇的决定。

    稍稍在回信中提点了白泽一笔,扶苏并未说得如何明显。但想必以白泽的聪明才智,应当理会得。

    随后,白泽又简要说明了作为姜伦的上级领导,作为对其越级上书的行为的惩罚,白泽将其降了半级,剥夺了他直接上书王上的权力。

    这当然是做给胡亥方面看的。

    毕竟如果在姜伦如此上书挑衅之后,身为扶苏方面代表的白泽如果不做什么惩罚的话,看上去也太过可疑了。

    看完这一部分,接下来的,才是白泽重点说明的部分。

    首先,根据武功县尉的记述,白泽将上造釜杀妻案的始末重新为扶苏梳理了一遍,随之用浓重的笔墨为扶苏解释了自己选择此案的原因,以及之后所会进行的操作。

    只是从头看到尾,扶苏发现白泽好像在信中漏了点东西。

    又仔细看了一遍确定没有漏看,扶苏有些疑惑了。

    按理来说,白泽不会犯下这样明显的疏漏。

    看到扶苏疑惑的表情,樗里偲接过书信看了一遍,又将其传给了李清等人,然后问道:“公子在想什么?”

    “你不觉得奇怪吗?”

    “有何奇怪?”

    “此信从头到尾,白泽都没有说我要如何做,似乎这变法之事与我并无关联一般。”

    樗里偲这才明白扶苏疑惑的点是什么,大笑道:“这才是白泽做得最正确的事。”

    “何解?”

    “因为此事本就与公子毫无关系啊。”樗里偲喝了口酒润嗓之后才继续解释,毕竟他同样也赶了两天的路,“公子一不认识上造釜,二不管辖廷尉署,有什么理由与此时沾上关系呢?”

    扶苏看着樗里偲略有深意的笑容,很快明白了他的意思,“你是说,我不该如此早就牵扯进去?”

    “樗里子所说不错,”接话的是甘罗,“一旦公子牵扯进去,所有人都会不由自主地思考其后的深意,反而不利于我等利用此事。”

    “而且公子此时的注意力,应当都放在争位之上,而不是这等小事。”

    变法当然不是小事。

    但扶苏理解了樗里偲的意思。

    至少在大昭朝野,乃至在天下人的眼中,争夺太子之位,才是扶苏应当重视的问题。

    同时,有争夺太子之位为遮掩,没有人能够想到扶苏一派真正重视的目的是什么。

    这不但是双管齐下,更是以一事为另一事打掩护。

    将所有人的视线都吸引到争储上后,再想悄然推动变法便容易太多了。

    甚至即便有人发觉了扶苏在利用此案做什么,也只会想到争位上,而非是新法。

    虽然隔了数千里,樗里偲与白泽似乎与对方的想法惊人的一致。这就是英雄所见略通?

    “接下来会如何?”

    虽然不能直接插手进去,但扶苏不可能真的完全置身事外,此时他所问的,自然就是上造釜杀妻案的后续。

    表面上看,在廷尉署依律做出驳回上诉的决定之后,此案便算尘埃落定,上造釜就只用等着秋后论斩了。

    但如果白泽任务可以以此案作为突破点,那么白泽必然会在后续有所动作。

    然而白泽并未在信中提起他接下来的动作,这就让扶苏有些好奇了。

    不可能是因为担心消息走漏。

    这一路信息的传递,扶苏所用的都是自己信得过的侍卫,所选择的道路,从咸阳到安邑再到彭城,这一路也大都是在扶苏所能影响到的地域。

    那么只能是白泽担心扶苏或许会反对。

    那么,是什么样的举动,会让一心要变法的扶苏反对呢?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