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零章 租佣调(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可以忍受的。

    真正让赵高选择站在扶苏对立面的原因,还是在于王上的态度。

    对于这位长公子的崇儒远法,王上心中的不喜,最是瞒不过比华阳夫人还与王上朝夕相处的赵高。

    或早或晚,王上必会将扶苏打入万劫不复之地。

    这是赵高早早就做出的判断,并且几乎从未怀疑过自己的判断。

    直到近几年。

    仔细想来,自己的动摇,似乎是从王上亲自为公子扶苏加冠的那日开始的。

    王上那日的出神,意味深长。

    时间在一主一仆之间的沉默无言之中悄无声息地流走。

    “中书令可知,口赋是何时起征的”

    嬴政突然的开口,让赵高从沉思中瞬间惊醒。

    “回王上,是孝公十四年。”虽是突然被问,精通昭律的赵高仍是立刻作答。

    “嗯。”嬴政的视线并未离开奏疏,而是继续看了下去。

    未等赵高明白王上问这个是何意,就听昭王继续问道“重吗”

    这一问没头没尾的,足以让人摸不着头脑,赵高却对答得胸有成竹,“重于千钧。”

    “不过一丁一算而已,也重吗”嬴政并不太理解。

    “对于高门大户,或者有高爵在身之家而言,自然不算重。”赵高当然知道王上的疑惑在哪里。在大昭,每一个男子成丁之后,国家都会依法赋田,因此按理来说,要交上口赋并不困难。

    而且对于有爵位之人而言,国家还未增加更多的田地,到了公乘以上,还可以免役,因此理论上来说口赋算不上什么重负。

    “然而对于无爵,或者爵位不高的黔首而言,口赋之算,甚至足以令人家破人亡了。”

    嬴政眉头一挑,似乎对此颇为惊讶,对比之前听闻的街头巷议时的无动于衷可谓天差地别。

    “为何”

    “因为田租与徭役。”

    “嗯。”

    又是皱眉嗯了一声,嬴政便不再多问下去了。

    赵高也便识趣地住了口,不再多做解释。

    田租便是土地租,是按照占有私有土地的多少,向国家交税的制度,这种税务历朝历代都有,不必多做解释。

    而所谓徭役,是指按照昭律,每一个年龄在十六到六十之间的男丁,每年都有依法为国家免费劳动或者服役至少一个月的义务。

    原本来讲,服徭役的时间一般都会选择在冬季,而且时间不会太长,即便算上来往的时间,也不会超过两个月,不会影响来年的劳作。

    但随着战国末年战争时间、范围的加剧,徭役的时间也随之越来越长,已经严重影响了普通民众的土地劳作。

    然而土地荒废了,该交的田租与口赋却不得不交。

    若是在丰年,黔首们还能勉强交得起,如果遇到荒年,交不起租的便只能借高利贷。

    而还不上高利贷的结果,便是土地被兼并,但地租不用交了,口赋还是得交。

    被逼得没办法,百姓只能想办法将自己依附于有官爵以上爵位的大户,以免除交税。

    实际上,哪怕还能够保有土地的自耕农,为了避税,往往也会选择托庇于大户,成为实际上的“匿田”者。

    如此一来,国家非但收不上口赋,甚至连本该收到的田租都收不到。

    农民与国家双双受害,唯一获利的,就只有高门大户。

    王上沉默的时间长到了让赵高不安的程度。

    赵高心中百爪挠心,终于忍不住长起脖子偷偷去看。

    只见奏疏之上三个大字熠熠生辉。

    “租佣调。”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