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六章 等着落地的人头(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多启发的同时,也给了始皇帝推行此等战略的更大信心。

    想那些更为宏大的战略当然是有必要的,不过目下扶苏更重要的事情,还是在这个更小的“人民战争”的实验场所进行自己的实验。

    当然是为了实验自己的治政措施,不然扶苏为什么要来帮齐王

    为了友谊还是为了让齐国更强大

    这都不是重点。

    虽然扶苏以及他背后的始皇帝都不介意齐国稍微多占据一点土地能够占据得多到让赵魏等国大为不满更好。

    昭国远交近攻的策略之下,一个稍微强大一点,却远不足以威胁到昭国霸权地位的齐国,对于昭国而言远比一个弱小的齐国更为有利。

    而且一个自信不需要与列国合纵的齐王,是连横策略中一个很重要的存在。

    甘茂此前就曾明确教导过扶苏,不同于联合弱国而对抗强昭的合纵,连横策略的根本目的从一开始就不是联合,而是分裂。

    “近日犯事士卒共一百八十三人,除了一伍逃兵之外,都是因为触犯了公子所立新军法而被判斩首,只等公子签令之后,就立时行刑。”

    此时上报的,是被扶苏立为军法令的赵惇。

    在公子扶苏到来之前,“三大纪律”便早早推行了开来,只是在扶苏到来之前,赵惇不敢擅自对他国士卒处以极刑。

    如今公子终于到了,赵惇便将这几日里处理军法的情况稍作了汇报,而他汇报的重点自然还是在死刑上。

    扶苏淡淡地“哦”了一声,随意在赵惇呈上的文书上潦草地画了个“可”,便轻轻放到了一旁,“那明日一早便一同斩了吧。”

    稍稍有些疑虑,“斩首之人太众,是否会引起军心不稳”

    “或许会,或许不会。”扶苏说了句废话,然后才问出他最关切的事,“所斩之人中,可有屯长以上的”

    赵惇又仔细翻了翻,才回道“没有。”

    “那就没事了。”

    怎么就没事了

    赵惇还在疑惑之中,却见扶苏似乎没有理会自己的意思,转而去继续埋首文案了。

    赵惇不敢打扰,只好将求问的眼神投向了在扶苏智囊团中看起来身份最高,但反而最为好说话的李清。

    李清见到赵惇可怜兮兮的小表情,只能摇摇头接过了替公子解释的职责,“这说明掌有实权的将领们,至少没有敢于在明面上反对公子的。

    “因而即便斩首人数稍多了些,也只能说明这只是底层士卒自发的试探而已。既然不是有组织的对抗,死多些也无妨,过几日就好了。”

    “主动寻死,只是为了试探”赵惇仍然有些理解不了。

    长久处在昭法熏陶之下的昭人自然理解不了。

    “无非是抱着法不责众的心态而已。”李清一语点出故意触犯规章的那些士卒的心理,“只是他们不知道,自商君立法以来,大昭就从无此等说法。”

    只等这近两百颗头颅当着数万齐军将士的面顺利落地之后,齐军士卒或许就对此事了解通透了。

    不过,有人却不想坐视这百余颗头颅落地。

    “还请公子法外容情”

    门外有人大声疾呼,却似乎是被高进拦住了而不得入内。

    这声音,听着耳熟。

    扶苏撇嘴一笑。

    来得还挺快。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