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九章 接近的危机(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奉行着人数至上的传统作战理念。

    楚国地大物博,人数众多,因此一般而言这种理念比起花费重金组建精兵,战力较弱但数量庞大的农民兵显然更符合各大姓的利益。

    在这样的理念影响下,楚军的着甲率一贯在列国中属于垫底水平,甚至比不上国内缺少大型铜锡矿藏而只能从别国进口的齐国。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齐国已经探明的铁矿储量倒是位居列国第一。

    随着铁器时代的逐渐到来,山东半岛的重要性将逐渐提高。

    楚国各族私军之中,唯一能在着甲率与精锐程度上与北方各国比肩的,只有项氏私军。

    而这支被项燕藏掖了许久的精锐私军,终于在楚军第一波攻城将士死伤殆尽之后,姗姗来迟。

    虽然来得迟了些,但这支被项燕寄予厚望的私军甫一出场,便改变了已经逐渐倒向守城方的战局。

    “上城了!上城了!”

    这么快?

    扶苏心下一惊,仔细看去,发现只是有个楚军士卒扛着大旗在城头上出现了一瞬,还未将身体任何一个部位碰到城墙,就被矛手叉了下去。

    但这短短的一瞬,却足以提振楚军本已在长时间攻城中因巨大伤亡而衰败下去的士气。

    而这个能够通过层层险阻险些摸到城头的士卒,显然便是有足够甲胄护体的项氏私军。

    在城下的欢呼声中,越来越多的项氏私军开始循迹最早的那位“先烈”,开始越来越多出现在城头上,同时也给守军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压力。

    终于,开战以来的第一次求援从西门处发出了。

    西门城外地势较为低洼,而且地面不够平坦,不利于攻城器具的前行,因此联军方面判断楚军不会将此处作为攻城的主攻方向。

    事实也正是如此。

    负责西门攻势的并非是项燕的主军,而是被他交给了自己最为信任的儿子,同时也是项氏战神的那位。

    项荣。

    不同于父亲项燕坐镇后方,利用奴隶开路的方式,早习惯于亲自上阵搏杀的项荣在攻城的一开始,便亲自披甲持盾,带着同样以重甲大盾护体的精锐作为开道先锋。

    如果让扶苏来评判,项荣的攻城方式在他看来,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只是此时来不及做什么英雄所见略同的无聊感慨,及时派出援军才是当下的要务。

    不用扶苏多做提醒,率领援军随时准备奔赴最危急战场的李放在求援发出的瞬间,便亲自率领只由三军精锐组成的援军出发了。

    之前短暂交锋中取巧稍占了上风却未能将楚军战神斩落马下,这让李放本就有些遗憾。

    如今有了弥补这一遗憾的最佳机会,李放欣喜不已。

    因为远隔山水,分别地处南北的赵楚两国少有可以正面交锋的机会,年青一代中的李放更是从未跟项荣有过交手,这让李放或多或少对于这位楚军战神的真实战力并不如何看重。

    即便事前乐乘多有提醒,已经小胜过一阵的李放仍然为对项荣有多少警惕之心。

    同样地,即便有盖聂在前,扶苏仍然坚信个人武勇在这样规模的战场上作用几乎略等于无,故而也未做多少准备。

    很快,他们就将为这份轻视付出代价。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