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七章 当局者(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快,“那么公子所疑虑的,便是不知王上是想试探出什么,因此担心无法妥善应对,可是”

    扶苏接着点头,仔细听张苍继续直言不讳,“论谋略、智慧、人心向背,公子自以为与王上相比较,几胜几败”

    不明白张苍为什么突然提起这个,但不妨碍扶苏毫无迟疑地回答,“全败无胜。”

    张苍哈哈大笑,“能如此迅速地承认不足,公子至少在谦逊上有一胜了。”

    彻底放开的张苍,嘴巴确实惹人嫌,“既然如此,公子为何会以为在得知了王上试探目的以后,就可以瞒得过呢”

    讨人嫌归讨人嫌,但张苍的确帮扶苏跳出了思维的局限。

    他说得没错,无论始皇试探的目的落在何处,以扶苏的能力是如何都躲不开、瞒不过的,因此与其遮遮掩掩后惹人厌烦,倒不如大大方方地明示给人看。

    眼看扶苏若有所悟的表情,张苍满意地笑了笑,“然而虽说如此,却有一事即便王上知道了公子只是做样子而已,却也永远不会出错。”

    扶苏看着张苍暗示的眼神,想起了曹丕四友之一的吴质对未来的魏文帝说的那句只管哭就行了。“孝。”

    无论何时,做儿子的对父亲孝顺,哪怕只是大家互相心知肚明的装装样子,也永远会获得父亲的好感。

    就连以多疑而闻名的曹孟德都不能免俗,何论眼中从来不见阴谋狡诈的始皇帝

    “公子聪慧。”张苍的称赞发乎于心,扶苏公子一点就透的玲珑心肝总是令他惊艳不已。

    “如此说来,此次争端,我需先行退让”

    顺着张苍的意思,扶苏很快明白了他想要劝谏的目的。

    张苍果然点头称是,“众人只知母以子贵,却不知,父同样可以子贵。昔日王季最幼,其之得以立,还要全赖文王之功。”

    张苍这里举的例子是季历的故事。

    当年周太王姬亶时称公亶父,太王是周武王后追封的有三个儿子,其中季历是最小的那个,按照周国立长不立幼的惯例,小儿子是不能继承周公的位子的。

    然而季历有个好儿子,十分受周太王的宠爱。

    于是为了保证能够传位给这个最疼爱的孙子,太王力排众议,将季历选定为了自己的继承人。

    而为了能够让自己的侄子顺利继位,太王另外的两个儿子也主动离开了周国,去往蛮夷之地开荒建国去了据传说就是后来的吴国。

    这个以一己之力为自己父亲挣回一个国君位置的王孙,就是为大周奠定了八百年基业的周文王姬昌。

    扶苏当然要比当年的季历在王位继承顺序上靠前得多,但是他也不会拒绝在始皇的心中继续为自己的地位加码。

    然而,他对此还有一层顾虑,这层顾虑当然是担心过分的溺爱之下,嬴澍会被教育成一个废材。

    听了扶苏的顾虑,张苍又是一阵大笑,“公子太也过虑了,想必是置身事内之人总会看不透彻。”

    笑声方歇,张苍在扶苏疑惑的眼神中为他解惑,“公子觉得,王上是那种会因宠爱孙儿而对其骄纵溺爱的人吗”

    果然是当局者迷了,扶苏跟着自嘲地笑笑,终于放下了心来。

    说得也是,那就交给始皇来教育好了。

    总不至于比自己差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