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九章 荀子(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bsp;   扶苏嘴唇微微颤抖,接连开合数次,最终却只轻吐出了四个字,“做人、做事。”

    言之无物的两个词却饱含深情,这让卢炯第一次对这个公子有了些许兴趣。

    然而这样的话显然不能让荀子满意,“太大。”

    扶苏抬头,正好对上了荀子一双清澈见底如同稚子一般的双目。

    眼角深刻的皱纹与之形成的极为强烈的对比,几乎让扶苏再次失神。

    果然,与其弟子一样,荀子是儒家中难得的讲求做实事、不喜空谈的大师,当然会对扶苏看起来如同敷衍的言辞不满,即便这四个字的确是扶苏的有感而发。

    “以与时俱进之法治国,以万古不变之仁治民。”扶苏再次思索着韩非的教导,将其汇成了这么一句话。

    这次,荀子终于稍稍感到了满意,看着扶苏的眼神之中少了几分严厉,“能说出这样的话,就证明没有白学。”

    还未等扶苏松一口气,荀子又疑惑问道:“然而韩非一向不喜示民以仁,怎会以此教你?”

    “荀师明鉴。”最了解弟子的,果然还是老师,扶苏回道:“后半句是韩师在身死之前以遗书传教的。”

    “原来,如此。”

    荀况的心思何等剔透,扶苏一提身死之前,他便猜出了韩非当时的变化。以他早已看破了世事的心境,也不由为此稍有感怀。

    到了最后,韩非终于将自己的学说再次拔高了一截,将儒家的“仁”彻底融入了进去,这得益于他在昭国几年中的沉淀,也得益于他在韩国的短暂真正执政。

    那么,会为韩非新说受益的会是谁呢?

    荀子的双目轻轻扫过恭谨如一的大昭储君,眼中情绪再次流转不停。

    会是必将一统天下的大昭吗?会是眼前这位有可能的未来君王吗?甚至,有可能是即将被一个前所未有的大王朝统治的黎庶吗?

    邹衍曾推过,一统之后必有大乱。荀子自己也推算过,即便大昭能以伟力将六国合一,也必不能长久。

    然而如今韩非生生将自己的学术提到了新高度,并且将其教给了扶苏,大昭会因此而得续命吗?而这等续命,对于天下来说,真的是好事吗?

    可惜邹老头已死,其所传弟子一个用剑一个奏琴,却是没有能在天命之算上帮荀子一窥天机的。

    多想也无益,还是再看看吧。

    荀子神游回来,招呼卢炯扶自己起身。

    扶苏见状,赶忙跟着起来,扶住了荀子的另一侧,帮着卢炯一起将荀师扶起身。

    等出了茅草屋,蒙毅三人都等在门口,张苍身上并无劳作痕迹。

    扶苏有些奇怪,“荀师不是说要你灌满水坛吗?”

    张苍耸耸肩,“老师说要进去的话就灌满,苍想了想,还是不进去了。”

    扶苏稍稍无语,然后在心中给张苍竖了个大拇指。

    荀子瞥了这个嘴巴没把门的弟子一眼,似乎是懒得与他废话,只示意继续前行。

    等出了院落,扶苏被眼前的大阵势惊到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