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五章 积阴阁(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的念头。

    文以儒乱法,是建立法治国家的最大阻碍,比佩剑抗衡官府的游侠儿还要值得警惕。

    西汉时期之所以能够提出“独尊儒术”来,除了帝王要借着“改良”后的儒学来巩固统治,更因为到了董仲舒的时代,儒家已经奠定了自己独占百家鳌头的地位。

    除了同为显学的法家与道家,其他各家学派都已在儒家的强大压迫力下逐渐式微,早已不复如今百家争鸣的盛景。

    究其原因,就是各家各学都不太愿意将精力放在扩张学说影响力、增加学派人数上,而更愿意精进自身的学问。

    简单来说,就是他们是本着贵精不贵多的态度来对待学说继任者的。

    然而儒家截然不同。

    儒家自脱胎于道家以来,就一直极为热衷于扩张学术影响。儒家对于学说继承的态度是只要有足够的人口基数,总会有一两个英才出现的。

    况且儒家的学说精髓早已由孔孟两位圣人立好了,后人只需要无止境地从前人经典中去学习就可以了,不需要创新学问。

    其实儒家与其说是学说,其实更类似于宗教,尤其与同样致力于扩张和排除异己的基督教十分相似。

    两者之间,无论是对经典的态度、庞杂严谨的圣人体系,还是对异端学说,尤其是对自身内部的不同学说的痛恨,都十分相近。

    在得到始皇“注资”之后,积阴阁的范围已经不再局限于一个阁楼小殿的范围,而是几乎完全覆盖了芷阳宫西南角。

    王公贵族子弟与功臣子弟的上课时间分别在上午和下午,就是说等公子们放课后,积阴阁中还继续会有学生进行学习。

    为了避免饮宴的嘈杂声音吵到教学活动,扶苏特意将宴席摆设的地点放在了东北角上。

    因此放课之后,年轻的公子们还要走上一段不短的距离,才能到地方。

    一路上,年岁不大的王之子们三三两两走在一起,叽叽喳喳地讨论着今日的饮宴,语气中都是兴奋不已,与出门踏青的学生们并无区别。

    公子们讨论的重点,自然不会是可能出现的山珍海味,而是在他们那位大多数人只闻其名却从未见过的大兄身上。

    几乎所有人都清楚,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的话,这位大兄将来极有可能成为自己的王。

    年纪稍大些,知道成王意味着什么的几个公子面上虽然与其他人一般无二,但在听到别人提起扶苏之时,眼中却或多或少带有一些别样的光芒。

    其中最不遮掩自己渴望眼光的,当然要数胡亥了。

    与扎堆在一起的其他公子不同,胡亥身周并无他人。他们算是互相看不上。

    其他公子们看不起胡亥之母的卑贱出身,胡亥则看不上他们对自己玉望的遮掩。

    然而那些看上去就跟自己一样有野心的人,还是可以争取一下的。

    胡亥不相信什么感情,他自小就认为,要维持联盟关系,就必须要有足够的利益来维系,而这场饮宴,就是胡亥寻找盟友的最佳机会。

    想到此处,胡亥嘴角冷笑。

    没想到吧扶苏,你将亲手促成一个反对你的同盟。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