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七章 想想张良怎么做(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硬生生杀出了一条血路,灭亡西戎三十余国而终成霸业。

    可是燕国直到被王贲灭国,在面对北胡时的战绩,除了秦开的“辟地两千里”,就再没有拿得出手的了。

    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燕国人的个人战力绝对是排的上号的,燕国也不乏技艺惊人的游侠,要不荆轲也不会在离开魏国之后去往燕国。

    但是燕人给中原的印象一直以来都是“勇于私斗,怯于公战”,稍微有点志向的人都不愿意参军。

    这些人用韩非的话来说,就属于“五蠹”中的“带剑者”,是需要国君极为警惕的一类人。

    但是燕国国君历代都有些游侠气,自己都梦想着仗剑天涯,哪里有意愿去约束民风。于是数百年来,燕国人的游侠气越发盛行,而燕军的战斗力相对的就一泻千里了。

    扶苏盯着起伏不定的河面,在心中对燕国又腹诽了一通,但对于燕国的消息其实并未上心。

    燕齐的大战已经结束,即便燕国此时被匈奴打得如何凄惨,也不至于被不善于攻城的匈奴真的灭了国,顶多是在败于齐国之后再多伤点元气罢了。

    对于昭国来说,已经失去仅有的一点利用价值的燕国,根本不需要过多去考虑,扶苏转移话题道“齐楚之战,可有变动”

    冯异早已将情报都铭记于心,再也不用随时翻动军报,闻听公子问话,立刻就回道“楚军前锋停在了莒城一线,主力正在全力围攻琅琊。”

    楚军进展放缓了很多,但也并不可疑。

    北线作战胜利之后,齐国可以集中力量对抗楚国的北侵,而且莒城城防坚固,曾经扛住了乐毅五年的围攻,不是那么容易攻破的,如今全力围攻琅琊,也是希望从东线打开齐军防线的一步妙棋。

    然而张良这个名字还是让扶苏心中微微异动。

    对他人而言绝对算是妙棋的一步,对张良而言也是如此吗

    扶苏搭在船帮上的右手食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木板,心思沉浸到了齐楚战场之上。如果是自己的话,会如何大破僵局呢

    战争的艺术,就在于以强攻弱,那么楚国强于齐国的点在哪里呢

    首先跃入脑海的,自然是兵力。

    楚国的兵力莫说是齐国,连同大昭在内的天下诸国一想起楚国的百万大军,就没有能够不脊背发寒的。

    但兵力再多,全部拥挤在莒城之下也毫无意义。

    单位地域上兵力的过饱和,对于战争的胜负影响极为有限,张良不可能不知道,那么为了发挥楚国的绝对优势,应该如何

    很简单,扩大战线。

    攻打琅琊,就是楚军扩大战线的一步。

    那么,仅仅是围攻琅琊就够了吗

    远远不够。

    但是陆上能够作为军事目标的地点就那么几处,只要齐军将兵力在重点上布防好,楚国就只能将重兵都拥挤在一处,发挥不出自己的优势来。

    琅琊不够,再往东呢

    再往东就是大海了。

    那么楚国胜过齐国的第二点是什么

    水军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