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旧棋局(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bsp;对这个割地王,张良一向是看不起的,只哂笑片刻就不再想他,将代表魏王的棋子随意扫回棋盒。

    与这个割地王相反的,却是一个不过十四的年轻君王。

    齐王田建。

    虽然此次劳而无功,但他在列国名士心中却都排上了号,其中自然也有张良。

    但田建也有自己迫在眉睫的困扰,或者说是硬伤。

    第一个硬伤就是年龄。

    主少国疑,不只是一个史书上的托词。

    年幼的君主就意味着不确定性,不确定能否顺利成年、不确定能否顺利亲政,太多的不确定足以让想要施展才华的才智之士望而却步。

    第二个硬伤就是其母。

    君王后是个人杰,这一点张良也承认,即便对方是一介女流,但能够治理一国不出差错,也足以显示其杰出的才干了。

    但女性掌国,总有一个随之而来的恶果外戚。

    为了能够让自己的势力稳固,以抗衡士族势力,根基不深的女性别无他法,只能依靠娘家人。

    君王后的娘家人是谁?丞相后胜。

    能够顺利拔除各国潜伏的昭国暗探,张良当然对后胜所受的贿赂心中有数。这样巨额的贿赂,绝不可能只是为了交好。

    后胜在暗中出卖了多少齐国的利益?

    就连张良都无法估算。

    此时的田建声威触底,更是只能蛰伏起来等待亲政,此前绝无可能成为己方的助力。

    张良只能依依不舍地从眼前棋盘上又拔掉了一颗棋子。

    至于燕国。

    燕国从来就没能上过张良的棋盘。

    张良的视线下移,落到了长江以南。

    楚国此次动乱虽然看似只涉及数万私兵,然而性质太过恶劣。

    虽然作为新党领袖的屈氏,或者说屈原威望隆重不可轻动,又有黄歇手握大军,看似楚王不能做出雷霆反应。

    但有与昭国盟约在前,如今安邑之战落幕,昭国如日中天,天下莫敢当之。熊槐完全可以借着此前盟会所提的,与燕国共讨齐国。

    如此一来,楚王就可以名正言顺地从西线黄歇和屈匄的手上将军权收回。

    再狠一点,熊槐甚至可以命屈原出使昭国,借刀杀人。

    这点政治上的小手段,以熊槐稳坐王位数十年的经验,如何都做得到。即便熊槐想不到,还有个靳尚在。

    想了想,张良却并未将最后一颗棋子放回,只轻轻握在了左手中摩挲。

    说起靳尚,此人之前在张良心中不过只是一个善于在君王面前阿谀的狂士而已,却不想居然也是此次破去他所设之局的关键人物之一。

    另一个关键人物,自然就是自己那个小师弟了。

    军机处?

    张良笑了笑,倒是个有趣的创意。

    张良从棋盒中又捻出一子,连着左手的那颗旧棋,共同在空荡荡的棋盘上重新落下。

    上一局,就姑且算是你赢了吧。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