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真假(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卫桓把绣面展示给她看,问她:“容姑娘可看出了什么?”

    容疏仔细看了看,也没有看出什么花来:“两只鸳鸯?”

    卫桓把锦囊放到烛光下,两只鸳鸯的翎羽隐隐约约闪着蓝紫色的光,栩栩如生,又问了一遍:“现在呢?”

    容疏实话实说:“挺好看的,绣工应该挺不错,百晓楼真是财大气粗。”

    卫桓无奈一笑,解释道:“这是粤州一带独特的绣法,绣线里捻进了孔雀翎,绣品在灯烛下会现出光彩,栩栩如生。”

    容疏一下子抓住了重点:“你是说,粤州?”

    粤州地处岭南,除了粤州城周围尽是蛮荒之地,平日里与外交易多是凭着当地的特产,这绣品自然也在其中。

    若只是单纯的交易还好说,就怕两者之间又是存着什么不清不楚的联系。

    容疏有些头疼,道:“怎么又是岭南?”

    卫桓听她这话蹊跷,问道:“又是?”

    容疏揉了揉脑袋:“卫公子可能不知道,薛执也是岭南人。你可还记得当年我曾经奉命在薛执死后查过薛执的底细?”

    卫桓还有印象:“记得,当时容姑娘呈上来的奏折似乎并无不妥。”

    “呈上去的东西自然不能有不妥,毕竟当时上面息事宁人的态度我也不是看不见。”容疏有些讽刺地笑了笑,“当年我查到了薛执的身世,他生在岭南。”

    卫桓垂眸看向手中的纸条,上头明明白白写着,薛执的籍贯是云川。

    一个人能做出三个籍贯来,就是不知道哪一个才是欲盖弥彰了。

    “这百晓楼果真是有古怪。”容疏脸色严肃起来,“我当时特地留了这个问题就是想验证一下百晓楼消息的准确性,这答案倒真是让我大吃一惊。”

    容疏把卫桓手里的纸条拿过来,放到烛火上引燃了,一边烧一边惋惜:“啧,两千两啊。”

    卫桓见她刚才还严肃,立马又换了一副财迷的样子有些想笑,扬了扬手中另一张纸条:“这张要不要也烧了?”

    容疏翻了个白眼:“都烧了,我这五千两不是白花了?”

    更何况,有的时候半真半假的消息不比真消息透露出来的东西少。

    两个人心知肚明,不可能真的把纸条烧了。

    沉默了一会儿,容疏忽然问:“你猜这里头的消息是真是假?”

    卫桓一笑:“卫某猜全是真的。”

    容疏也笑了:“好巧,我猜也全是真的。薛执初来宛城上任,大部分产业都在京城,宛城只有一小部分,这一小部分中大部分是新开的小铺子,一些上了年岁的都是近几个月经营不善抛售出去的——这么一看,薛大人还真是清清白白的。”

    百晓楼倒是知道要在这些产业中混上几个不太清白的地方,毕竟人无完人,太过完美就显得太假了。

    可惜那些真正不清白的,恐怕是不会上这个单子的。

    容疏想了想,把纸条重新装回了锦囊,塞到卫桓手里,问道:“我要去一趟云川,你去不去?”

    卫桓把锦囊妥帖收好,闻言也没有惊讶她话题转的这么快,摇头一笑:“容姑娘都这么说了,卫某不去岂不是不行了?”

    毕竟假的东西要想做得像,总得有些真东西做参照。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