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7章 争取一下?(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次谈判,并达成了高度一致意见。

    这张条子不是跟钢研所协商,而是明确的告诉钢研所,15万美元,这个专利合同就这么定了,你们钢研所晓得这个情况就行了。

    主要发明人赵青山并未参与二次谈判,他都没见过专利授权合同,更别谈在合同上签字。

    用脚趾头想想也知道,这个专利充公了,江钢以国有企业的形式而非自然人,将氧化镁-三氧化二铬系自研涂料的专利以15万美元的价格授权给了新日铁。

    赵青山在元旦前坐地起价喊到20万美元,他没指望真能以20万美元成交,但是不喊到20万美元,可能也拿不到15万美元。

    15万美元这个成交价,赵青山没有任何异议,这个数字符合他的预期。

    专利价格虽合理,却显而易见,15万美元不会进入赵青山的个人腰包。

    “呵呵。”

    赵青山笑了笑,一切尽在呵呵中。

    “哟,小赵有情绪?”马汉兴观察出了赵青山的这点小情绪。

    “马工,最新的政策中有写,科技成果归科技工作者,难道我们不应该争取一下?”

    “是啊,政策里有这么一句话,公司、相关部门并未剥夺你的科技成果,你是第一发明人,公司、相关部门百分百肯定了这一点,这不要给你发证书和奖金嘛。”

    荣誉证书这种东西吧,有人视为生命,有人觉得它就是一张纸而已。

    科技奖金这种东西吧,胡德义胡工获得的3600元,在80年代中后期已是登峰造极的存在。

    在这个年代,你去找相关部门要十几万美元的“科技成果”,要求相关部门把这笔专利费划到你的个人存折上,想多了吧?

    贝多芬说过,我绝不会被命运扼住咽喉,我命由我不由天。

    贝多芬,你想多

    哎,没有一个牛逼的爷爷罩着,真的好难搞哦。

    去食堂吃饭的时候,赵青山碰到了秦所长,他跟秦所长说,有些科技成果上的事情,我们是不是该合理的去争取一下?争取了不见得有,但不去争取,肯定没有。

    “如果小赵你能争取到,开此先河,那我代表钢研所一千多位科技工作者感谢你。”秦所长在感情上支持赵青山,他说小赵你有权利去找技术部,去找林副经理、程经理,但要注意态度。

    在1986年,钢研所完成科研成果鉴定34项,获奖29项,其中国家级5项,冶金部3项。

    对于钢研所科技人员的表彰,每个月好几次。

    表彰归表彰,做了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的荷包并未鼓起来。

    “研究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这个说法有些夸张,但做科技研究的人确实有点心酸。

    就连孟小青这种高中生也晓得,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秦所长岂能不知?

    那么该通过怎样的合理手段,去争取科技人员的正当权益?

    赵青山认为要叫,会叫的孩子有奶

    于是他叫了起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