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五章 赠种贻民(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朱厚照也开口了。

    “诸位爱卿觉得这几道菜,这土豆的味道如何?”

    “陛下,这土豆实乃人间美味啊!”兵部尚书马文升虽是文臣,但与武夫打交道的多了,性子难免有些急躁,当即就开了口。

    “哈哈,果然是英雄所见略同,朕也觉得这土豆比那御膳房的大鱼大肉好吃多了。”

    “那么诸位觉得,我大明的百姓,会喜欢这土豆的味道吗?这土豆又是否能令人饱腹呢?”

    礼部尚书张升也揉了揉自己圆鼓鼓的肚皮开口道:“陛下,此物不但美味异常,也可令人饱腹,比起百姓们平日里吃的黄米,可是好上了千倍不止!”

    “不知陛下此话是何意?臣听说这土豆乃是陛下从倭寇手中所获,如此美味之物,又是来自海外,寻常百姓又如何能够消费得起呢?”

    说话的乃是工部尚书杜可微,一个性情有一丢丢古怪的老头子,此人颇像后世的工科男,从不参与朝廷的明争暗斗,一心沉浸于工部建设和传统技艺之中,是当之无愧的“大明工匠”。

    当初朱厚照的豹房就是由此人亲自主持建设,所以此人和朱厚照的私交比较好,说起话来自然也随意的多。

    “杜尚书所言不错,这土豆确实是海外之物,可我大明土地肥沃,此物既然来了我大明,自然也就在这里安了家。实不相瞒,朕在龙翼山的皇庄已经开始大规模的种植起了土豆,已经有了一套完整的种植技术。”

    “那还请问陛下,这土豆多久可以成熟?产量又是如何?对种植环境的要求是否严格?”工科男的思维就是和那群只知道引经据典的文科生不同,一针见血的提出了三个问题。

    朱厚照朝着对面的刘健点了点头,刘健立马会意开口道:“这土豆三个月便可成熟一次,至于这产量,目前仅仅在亩产五百斤左右。”

    听到“亩产五百斤”,除了那几位亲自看着土豆被挖出来称重统计的老臣,其他人都陷入了错愕之中。

    看着大家的惊愕和表情与自己当初同出一辙,几位大学士也是相视一笑。众人的第一反应还是不相信,这明明就是天方夜谭,离经叛道!可是说出这话的人不是一旁有些轻浮的天子,而是向来稳重的当朝首辅刘健,就由不得几人不相信了。

    “刘公切莫嬉语,此物真的能够亩产五百斤?”礼部尚书张升还是有些不信。

    “张公,起初对于这个消息我们三人也是不信的,可是这土豆的亩产量乃是我们亲眼所见,自然是假不得的,你就放心吧。”李东阳喝了口茶,也笑眯眯的开了口。

    “还有啊,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乃是这土豆对生长环境毫不挑剔,可以说有土就能活,也不用刻意的除虫和过多的照料,比起其他作物的种植可是省心了不少哩!”谢迁也开了口。

    “陛下,如此一来,这土豆岂不是能在我大明的西部地区大量种植,让那贫瘠的荒原变成沃土!”

    “如果真如几位所言,这土豆岂不是能够活人无数,我大明的百姓从此不必再为填饱肚子而发愁了!”

    “有了此等神器,我大明的百姓必定越来越多,江山社稷也必定更加昌盛!”

    在座的都是大臣,眼界立马就放至了全国,一眼就看到了这土豆存在的意义。跟聪明人说话就是容易,朱厚照开始提出了今天的正题。

    “朕今日叫诸位爱卿前来,可不单是请大家吃饭这么简单的。正如大家所言,这土豆的确可以堪称国之神器,所以朕想要与大家商议一下,关于将这土豆推行全国种植的相关事宜,还请大家集思广益,共商国策!”

    要是有清流和只知道空谈的小臣在此,必定指责朱厚照故弄玄虚,觉得这土豆的种植一道政令由内阁下发出去不就可以了,又何必兴师动众。

    殊不知这天底下的百姓可不是任人摆布的棋子,由于小农经济的局限性和封闭性,大部分的百姓和农民,甚至拥有无数土地和佃户的士绅都是不愿意改变和承担风险的。

    对于没见过的事物,这群人向来都是敬而远之,担心种了以后颗粒无收,担心收成不好,担心亏本,所以并不会一道政令下达就来个“全民种土豆”,反倒是会被敷衍了事。

    所以,如何说服百姓心甘情愿种植土豆,相信朝廷的事情,远远比如何发现和种植土豆本身更为艰难。

    殿中顿时就沉默了下来,众人都开始陷入了沉思。

    ……未完待续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