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势如破竹(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也都一一签名,检查无误后再交由通政司火速送往交趾。

    时任刑部尚书的江若琉也没闲着,自从被诸位同僚当作了叛徒,江若琉就决定要一心一意抱紧朱厚照的金大腿,只要有机会都必定向朱厚照表一表忠心。

    于是每天下值以后,不顾一天的劳累和家中几个小妾的嗷嗷待哺,江若琉都是亲自赶去如今大明日报的办事处,与一干大明日报的人员商议如何为朱厚照宣扬功绩。

    在朱厚照大量经费和黑白两道的关系扶持下,如今的大明日报已经初具规模,光落榜的举人就有三十多个,还有想要投机取巧的进士甚至是一些小官在此任职。想要来这个机构工作,可不光是有才华就够的。按照朱厚照的要求,对每个前来应聘的人员都要进行“政审”,确定其忠君爱国,当然,最重要的是忠君,再考察其亲朋好友恩师至交是否有曾经站在陛下对里面的人,在通过“政审”后,才有资格参与下一轮的选拔考试,最后才能在此任职。

    所以如今的大明日报可谓是人才济济,在众人的集思广益下,耗时三天,几篇名为“破千载羁糜,救万千百姓”,“跟着陛下大土司,农民翻身把歌唱”等文章开始横空出世。

    经过层层筛查后,就开始大量印刷,因为娱乐匮乏,又加上价格便宜,所以大明日报的销量极大,更为重要的是,有了南京魏国公的帮助,大明日报还成功的开拓了南京市场,所以说朱厚照的丰功伟绩顿时就家喻户晓,两京百姓也开始称赞自家的这位好天子,又一次为朱厚照赢得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

    在看我们的小朱同志,一路高歌猛进,已经打到了开垫的地盘上。因为有了两个邻居乌辅和岩州军民的奔走相告,所以说开垫的百姓也是喜迎王师,只有不长眼的小小县令妄图凭借自己手中的五千民兵与朱厚照决一死战。

    尴尬的是,这县令的命令才下达,手底下的五千民兵就包围了县衙,师爷亲自将县令手刃,随后又带着开垫的军民百姓大开城门,迎接朱厚照的到来。

    看着这群可爱的百姓,朱厚照一如既往的豪气,当即下令开放开垫境内的所有府库,将所有钱粮一律分发给百姓,还派了人去维持秩序和保障公平。

    拿到了真金白银和粮食的百姓纷纷高呼万岁,当地的士绅更是害怕朱厚照将屠刀架在了他们的脖子上,纷纷自发募捐,献上了二十万两白银和大批的粮食给朱厚照一行人。

    朱厚照连连推辞,可是越推辞这群士绅就越害怕,以为是自己做的不够到位,咬了咬牙,又加了十万两白银,这才让朱厚照勉为其难的收下,这群当地士绅也才放了心。

    想到自己几乎没有遇到多大的反抗就连收三地,还获得了各地军民士绅商贾献上的共计七十余万两白银,朱厚照就笑的合不拢嘴,对这交趾朝廷也是越发的轻视。

    已经将此前答应的每人二十两银子的赏赐分发到了每个士兵的手里,朱厚照也不贪心,直接就下令将到交趾以来收获的所有银子交给李寻欢统计,答应回京以后各家平分。

    听到这个消息,这群勋贵流下了感动的泪水,果然跟着陛下有肉吃啊,也终于明白了自己的祖宗为什么这么的忠诚,纷纷对朱厚照死心塌地起来。毕竟这才拿下了三个地方就有了七十多万两银子,就算是四十几家勋贵平分,少说一家也是十多万两银子的进账啊,甚至有人已经在开始谋划要交多少银子给自家的老爷子,自己又要漂没收多少了。

    来自京城由太后,勋贵集团和文官集团的联名奏疏也终于送到了朱厚照的手中,看完以后朱厚照也是一脸无奈,果然熊海波还是把自己“出卖”了,不过这也是人家的分内之事,也怪不得别人。

    随后看着这密密麻麻的名字,又叹了口气,觉得这也在情理之中。毕竟历史上的正德皇帝曾经跑去了边镇,可是刘健带着一干大臣跑到边疆将朱厚照给劝回去的,如今他们只是写封信来,朱厚照已经很满意了。

    “刘瑾,你给他们回信,告诉他们朕根本就没去什么交趾,只是去丽江黔国公府上休息了几日,明日便启程回京。”

    等刘瑾写完以后,朱厚照也不计较刘瑾那歪歪扭扭的字,叫来了随行的四十多个勋贵,也纷纷签了字,在让人快马送至京城。

    反正自己是皇帝,自己说在哪就在哪,不信你们来云南找我啊?至于这交趾,不是那钦的败兵在做乱吗?与朕何干?!

    未完待续……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