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崩盘(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交谈,再加上亮明了自己是大明商人的缘故,当地的商贾顿时就对这些来自天朝上国的朋友有了好感,再加上有利可图,这群异乡人居然给出了一两银子一石的“天价”,当地的商行纷纷动用了大部分的人脉和关系,给这群亲爱的大明伙伴收来了不少粮食。

    又过了两天,终于用三十万两银子收购了二十五万石大米,李寻欢和沐琪才带人护送着这批救命用的东西快马加鞭,赶回丽江。

    ……

    云南这边,米价已经被高鼎恶意上涨到了二十三两银子一石,朱厚照估摸着李寻欢他们差不多应该也要回来了,打算豪赌一把。让黔国公将所有大米慢慢抛售出去,不要引起高鼎的怀疑。

    就这样,耗时三天,朱厚照一方的大米已经被抛售了大部分,仅仅留下了还能让大军坚持两天的物资。这样的代价换来的则是从高家赚来的四十多万两白银,差不多是高家三分之一的财富了。

    高鼎也发现了一些不对劲,毕竟最近几天的收购量确实有点大,如果这样下去,高家的家底根本就撑不了几天。于是让人开始一天抛售两百石大米试试水,结果让高鼎睡了个好觉,市场中好像出现了极大的空缺,无论自己抛售出去多少大米,都会被一抢而空,再赚来大量的银子。

    ……

    “陛下,李寻欢他们回来了。”可能是因为自己没有鸟的缘故,刘瑾很合时宜地当了一次喜鹊,给朱厚照送去了日夜翘首以盼的消息。

    “陛下,臣等幸不辱命,耗费了三十万两银子给您带来了二十五万石大米。”提到“三十万两银子”的时候,李寻欢的声音有几分颤抖,生怕朱厚照嫌自己太败家。

    “好!好!两位做事果然令朕放心!刘瑾,从朕的内帑拿出钱来,赏赐李寻欢个沐琪一人一万两银子,随行前去交趾的勇士们一人一百两银子!再命人大摆宴席,朕亲自为两位接风洗尘!”

    听到朱厚照如此大的赏赐,众人疾呼不敢,朱厚照也不理会他们,想起了黔国公近几日的功劳,也赏赐了这位国公爷一万两银子。

    周围的勋贵纷纷眼红,朱厚照在他们眼里也成了“赏罚分明”的明君,跟着陛下有肉吃,成了众人心中的信条。

    “黔国公,麻烦你每天抛售一万担大米出去,市面上能给多少钱就卖多少钱,不必担心利润!”朱厚照开始收割高鼎的韭菜。

    此时的黔国公简直就把朱厚照当成了财神爷下凡了,对朱厚照的每一个决策都务必落实到位。

    次日,高鼎依然乐呵呵地收购着市面上的粮食,准备等市面上的粮食大部分都流入自己家中的时候在开始收割,来个一击必杀。

    市面上开始出现了大量的大米,高鼎照单全收。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市面上的大米好像一个无底洞,根本就收不完,价格也开始下降了,从二十二两一石慢慢变为二十两,又变为十八两,最后稳定在了十二两。

    就在价格下跌的这段时间里,黔国公已经抛售出去了六万石大米。根据朱厚照的吩咐,二十五万石大米拿出五万石无偿送给百姓,留下十万石供大军补给,只抛售十万石。

    感受着市场的变化,大家都开始觉得不对劲了,纷纷抛售手中的大米,短短两日,大米就跌落到了四两银子一石的“低价”,有的商人怒骂,有的商人妻离子散,甚至有的商人上吊自尽……

    别人可以全部抛售,但是高鼎作为最大的持仓商却不能,他能做的就是拿出家中的所有银子稳定市场,让大家继续购买,让米价继续上涨,只有这样他才能够不在这场博弈中粉身碎骨。

    高家的家底一百四十多万两白银已经全部拿出去了,但是市场上的米价仍然在下跌,这几代人的财富积累投进偌大的市场中连一个泡都没激起。高鼎显得很是疯狂,事情到了这一步,他已经没有退路了,开始变卖田产,房产换取大量的现银继续稳定市场。

    最后一天,朱厚照让黔国公将手中剩下的九千石大米全部抛售,看着赚来的饿一百万两银子,朱厚照笑的很是开心,见人就赏,随手乱扔,扔出去多少是多少,更是获得了无数人的忠诚。

    终于,市场彻底崩了,米价开始一文不值,就连一两银子一石的价格也都无人问津,高鼎也再也没有气力稳定所谓的市场,无数的商贾开始破产,无数的家庭开始破灭。

    但是,这一切的“悲剧”,在真正的战争面前,都不值一提。如果自己采用的不是这样的手段,而是直接开战,那么破碎的家庭和死去的士兵卒,流离失所的百姓将会更多。

    抱着这样的心思,看着眼前的银子,朱厚照心中的一丝不安和愧疚也一扫而空了,看着这云南的天,发现它更蓝了。

    ……未完待续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