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武陵朝江湖庙堂,安熊甲操办比武(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武陵王朝,这座被人们称为“滴血不流、数卒未动”,于一场计谋中,兵变夺权而建立的王朝,已经在神州大地矗立百年,王朝的统治者,宋家人,百年来和历代王朝一样,以王位继承的方式,牢牢的将政权紧握在自己手中。

    武陵王朝领土辽阔,下设十八区域,均以府命名,而十八府中较为繁华的有凤翔府、开封府、京兆府、成都府、太原府、江陵府、江宁府和河南府,这八府,小到绸缎蚕丝,大到铁器铜鼎,都是武陵王朝上等的佳品,像开封府的金蚕丝绸缎,质地柔软、编织华贵,独受宋家人喜爱,被赐为“御绸”。

    八府每年不仅为武陵王朝制造佳品,还为普通的平民百姓提供各种优质的日常用物,所以这八府被称为“武陵八府”,故在武陵王朝,街市百姓间一直流传着一句话,说“夜雨奇观赏巴山,天下美物聚八府”,由此可见,武陵八府对武陵王朝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八个府域。

    而此时的武陵宫殿中,正歌舞升平、衣袖飘荡,鸣钟击磐、乐声悠扬,台基上点起的上等檀香,清淡高贵,飘出的丝丝白烟,缠绕在殿内多根红色内柱上,每个内柱都雕刻着一条盘旋回绕、栩栩如生的金色巨龙,和殿顶刻着的两条金龙相呼相应,活灵活现的样子,似乎下一秒就要腾空飞去。

    而大殿的正前方,一座金漆雕龙宝座上,坐着一位年轻的男子,男子身穿明黄色龙袍,束起的乌黑长发上,戴一冠冕,冠冕中间镶着一颗紫色宝石,珠链流苏自然垂于两边。

    男子看着殿内美妙歌舞,满脸惬意,待钟停袖止,数名舞女悉数退去,男子拍掌大呼一声“好”!,随即看着殿内的文武百官,问到:

    “诸位大臣,方才也都看了歌舞,为何不同朕一起拍手叫好?”

    这男子,正是当今武陵王朝的天子,宋其。

    听到当今天子问话,垂手而立的各位大臣,皆低头不敢言语,朝廷之上,祸从口出的例子,比比皆是,殿内的大臣们,久经官场,一个个精的过狐狸,岂能不知这等道理?

    见无人应答,宋其脸露不悦,可斜眼瞅见人群列首突然站出一位老者,正是武陵王朝左丞相,毋图明。

    “回官家,皇殿歌舞,乃为天子独属,其美妙绝伦,又岂能是我们这些凡人能懂?既然官家让我们这些凡人俗子言语,臣斗胆评论此舞,人间不曾有,美妙震众生。”

    见左丞相出来说话,众人连忙像找到救命稻草一样,纷纷抬头应和。

    宋其听罢,爽朗一笑,脸上的不悦,随之而去,指着毋图明说到:“不愧是毋丞相,此话说的好,该赏!”

    说罢,宋其又问到:“算算时间,今年的十八府比武,又要开始了,毋丞相,你认为,今年的比武,该有谁来操办最合适?”

    十八府比武,是武陵王朝每年这个时候,都要举办的比武大赛,由十八府经略安抚司,挑选各自府域武境较为高等的人参加,赢了的经略抚司和个人,均会受到皇帝的赏赐,更有甚者,经略抚司会官升一级,个人也会走入仕途,因此,每年这个时候,各地的武境修行之人,最为聒噪。

    每年的十八府比武,都由大铁黑山军将军,安熊甲操办,毕竟安熊甲的武境,在江湖高修排行榜上也排的上名次,加上多年来与蛮夷的边境之战,从中悟出来的武境道理,实属要比这殿内的文武百官多的多。

    见当今天子突然问自己此事,毋图明停顿了一下,心思一动,说到:“每年的十八府比武,都由大铁黑山军的安熊甲,安将军操办,况且安将军在江湖的地位,要比常人高出多数,臣以为,今年的十八府比武,还是交给安将军操办最合适。”

    宋其听到后,笑了笑,又看向人群,问到:“安将军可在?”

    一旁听的清楚的安熊甲赫然出列。

    “臣在。”

    “那今年的十八府比武,就只能再次有劳安将军了,希望今年能有出众的修武之人,也好让我武陵王朝,不辜负这江湖庙堂的声誉。”

    宋其盯着安熊甲,细细的说到。

    “官家放心,此次十八府比武,臣定将全力以赴,为我武陵王朝挑选身手了得之人,保我武陵王朝江湖庙堂的声誉。”

    其实此刻的安熊甲,内心极其的不愿意,自己操办了这么多年的十八府比武,岂能不知其中的难处?

    抛开各地的经略抚司不求精,只求多的选人道理不说,单是如今江湖的修武之人,修武之粗糙,武境之杂乱,就让安熊甲十分头疼。十八府比武通常要二十天举行三场,第一场在有“武境之城”之称的凤翔府进行初武,赢得胜利的修武之人,才能代表自己的府域,前往京兆府进行第二场,炼武。最后胜出的,才能前往开封府,进行第三场,决武。而按照惯例,每年的决武阶段,都会有天子亲临观看,赏赐也会在决武现场兑现。

    可根据前几年的比武情形来看,往往进行到第二场,炼武,人数就已经少的可怜,留下来的,武境也实在平庸,导致连着几年,整个武陵王朝,除了那常年固定,不参赛的江湖武境高修榜十人,再也没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