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曾胜的往事(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呢。

    或许是看出了李逸澜心中的疑惑,曾胜话锋一转,说道:“打下东宁没多久,就有流言传出,说世子在思明州与幼弟乳母私通。”

    李逸澜想起来,史书上确实也记载了郑经和幼弟的乳母陈昭娘私通产子的事情,有些人据此推断朱成功是因为儿子做出如此违背伦理纲常之事,气急攻心而死的。

    不过,这曾胜也是真敢说啊,毕竟现在郑经已经成为了新的延平王了。

    曾胜愤愤说道:“国姓爷命令当时留守思明州的洪旭和其他将领处死世子,还派周全斌带兵从东宁过去压阵。谁曾想到,洪旭等人不仅拒从王命,还把周全斌以及他带的军队都扣押了下来。”

    “我当时也被扣押了下来。”曾胜摇头说道,“其实周全斌当时完全有能力反抗,但他不愿意与洪旭等人兵刃相见,便让我们暂时放弃了抵抗,等待国姓爷亲自来处理。”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谁曾想国姓爷还没来得及动身,就,就这样去了。”

    曾胜继续说道:“周全斌得知国姓爷去世后,便投到了世子的麾下,还主动请缨作为东征先锋。”

    随后的故事,李逸澜也知道,朱成功死后,其弟郑袭被一些不满世子乱伦的将领拥立继任,而郑经则得到了另一部分人的支持,从思明州起兵东征,拿下了郑袭,最终成为了新任的延平王。

    曾胜冷笑了一声,说道:“周全斌让我继续打头阵,我拒绝了,非但拒绝打头阵,我还不愿意去东征,当着一千多人的面,把周全斌给骂了一个狗血临头。周全斌恼羞成怒之下,把我给赶出了军队。”

    “虽然被赶出了军队,但我也不愿意去做鞑子治下的顺民,后来找机会回到了东宁承天府,种了两年田。“

    ”两年后,周全斌因为和洪旭不和,又曾经奉王命去杀世子,担心报复,率部队投降了鞑子。而我习惯不了种田的生活,又找人介绍当了这么一个管船官,从此便跟着各艘船在海上闯荡了。”

    ......

    听完了曾胜这一番话,李逸澜下意识想要安慰,却又发现自己能说的东西似乎很少。原本抗清势力就不多,可是从弘光帝开始,南明势力就没有终止过内斗、分裂。

    隆武帝和鲁王、永历帝和绍武帝、孙可望和李定国,再到郑氏内部的分裂,这样的政权,不灭亡就怪了。

    这也更坚定了李逸澜昨晚开始的想法:只指望当时的既存势力来完成反清的使命,是肯定不可能的。

    李逸澜尚且还沉浸在曾胜的经历,以及南明的痛史中,反倒是曾胜将憋了几年的心事说出来后,心情舒畅了许多,主动转移了话题:

    “除了个人的武艺外,战斗中更重要的是配合。如果李公子信任的话,在下愿意以当年在郑军中习得的方法,来操练我们的人。”

    李逸澜眼前一亮,早就听闻郑家军在明末战力之强,难道现在有机会亲自见证了吗?

    看到李逸澜喜悦的反应,曾胜心里也是自豪,恰好此时手下几名士卒也陆续起来了,当即便叫了他们过来。

    自从到了海上后,曾胜就没有再提起过当年在陆战时的往事,所以今天也是他隔了五年后,重新排起当初郑军小队的基本阵势。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