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李逸澜点将(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bsp; 这个在大静县教了半辈子儒学的老先生,本来已经很多年没有用过汉语了,没想到今天一用就是超大份量,这时赶紧疯狂补水,闭目养神,抓紧时间恢复精力。

    看着老先生此时略显狼狈的样子,崔镇南阴郁的心突然明亮了起来。

    ......

    收拾好自己的心情之后,崔镇南带上李逸澜等人踏上了回济州的道路。

    李逸澜、陈得等四人下船之后,身后突然传来一阵嘈杂的声音。

    站在岸边回望,只见甲板上人头攒动。甲板上挥手相送的人群中,既有林寅观、曾胜等船上高层,此外还有许许多多船上的普通水手和家眷。

    其中不少人,李逸澜甚至还未曾与他们说过话,只是点头之交。但在这种时刻,关系的亲疏早已经被船员们心中朴实的义理远远超越。

    李逸澜前世在咨询公司混了几年,谈判过的甲方没有上百也有数十,但这一次要去的谈判,让李逸澜感慨万千,心潮起伏。

    这一刻,他的背后是船上和他一同经历过生死患难的九十五名漂流人,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

    临行前,李逸澜的队伍中加入了一个国际友人。

    金耽仁满脸笑容,将自己不太机灵的侄儿金永推到了李逸澜的跟前。

    “李使者此去济州,人生地不熟,极为不便。”“我这个侄儿,跟着我去过几次济州府城,记别的他不行,单说记地形的能力,金永说第二,在猊来里浦口没人敢称第一!”

    “除此之外,我侄子的箭术,在我猊来里也是顶尖的。”

    最后,金耽仁稍稍凑近了李逸澜,低声说道:“李使者有什么不便的事,尽可以使唤我这个侄子去做!”

    “洪牧使不是一个好应付的,光靠明面上的功夫,恐怕很难对付他。”

    “当然,我只是提出来一些建议而已,具体的还请李使者详细参详。”

    言罢,金耽仁挺直身来,脸上依旧是满脸的笑容。

    只是这笑容在李逸澜的眼中,却又多了几分意味。

    ......

    途经大静县城,被拉来干了一天翻译活的官学监理李德山便准备与大家告别了。

    崔镇南吩咐车夫驱马进了大静县城,打算送李德山回官学,也算是体现崔镇南关怀学士,敬老尊贤的优良作风。

    指不定哪个士人就给自己记下几笔呢!

    但很快,崔镇南就感受到了自己刚才这个决定的错误。

    “谁传出去的消息?”

    崔镇南恼怒地责问着手下这些不靠谱的兵丁们:“叫你们别大嘴巴,你们偏不听是吧!”

    原来,大静县的士民们不知从哪里得到了消息,说是有大明使者进城来了,此时纷纷涌上街头,道路堵塞不通。

    “大静县民,议论汹汹,有交头接耳者,有怅然而立者,更有甚者,拜倒在地,口念皇明不止。”——李德山《丁未笔记》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