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蓬勃发展(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寅观和他的船队成员几乎是停不下来,不断来回于日本和济州岛之中,以保证济州岛上的粮食充足。

    林寅观在日本采购得过于频繁,甚至已经被一些日本地方官员盯上了,有的地方开始拒绝林寅观采购,担心影响粮食储备;而有的地方则开始提高粮价,还好由于林寅观耐心沟通,提高的价格幅度还在破虏军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

    被李逸澜调出来掌管财政的陈得和崔镇南,每天看着破虏军账面上的流水,也是心疼不已。

    “如果不是旌义港口这段时间新进驻了不少的商家和船队,我们的资金流可能就要断了。”陈得一直是建立旌义港口的坚定支持者,在东南沿海长大的他,十分了解海上贸易能够带来的利润。

    依靠着“大明领土”以及低商税的优势,旌义港口正在以飞快的速度吸纳着长崎的汉人船主以及他们掌控下的资金。

    出于安定日本的因素,这些船主们基本上都是以设立分支的方式进驻旌义港口,只带来了一部分的资金力量,而且还有一部分的商税收入要归于延平藩,但即使是如此,破虏军还是从旌义港口的税收中获取了大量的利益。

    原本对于“割让”旌义港口给延平藩持反对态度的柳馨远和宋时烈等人,看到实实在在带来的好处之后,也逐渐不再提起反对的意见了。

    此时听到陈得的感慨,李逸澜也是笑着点头,其实当初他对于旌义港口的发展并没有太多的底气,毕竟战事还没有结束,南征军的威胁一直存在,这对于港口商贸显然是很不利的。x 电脑端:<a href="https://www.x/" target="_blank">https://www.x/</a>

    还好,最后战事比李逸澜预料的还要快速地结束了,而郑氏在运营港口和发展海上贸易上表现出来的水平也出乎了李逸澜的预料,旌义港口的发展程度超出了李逸澜的预期。

    从最近的情况来看,破虏军还能够保证以入敷出,尽管这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但相比起半岛上的情况,李逸澜还是对于破虏军的情况还是比较满意的。

    .........

    好消息一个接着一个,几天之后,李庆亿身亡的消息也传到了济州岛上。

    当初举义的时候,李逸澜在檄文中提出两大目标,一是除胡虏,二是清君侧。

    其中,清君侧的对象便是李庆亿,现在李庆亿已然身死,从字面上来说,破虏军成立之初定下的两大目标,至今已经完成了其中之一。

    对于破虏军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重大的胜利,同时也是提振士气的好消息。

    从获得的消息中,李逸澜也知道了当初那个差点被金永一箭射死的重要人物,其实就是李庆亿的儿子李瑞。

    只不过,李瑞能够沉下心来在济州府城潜伏这么久,最终趁着战事暂歇的机会,逃出济州岛,这倒是让李逸澜刮目相看。

    对于李瑞来说,也不知道是不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听说他在李府被攻破之前就已经逃出去了,现在去向未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