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两面埋伏(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办法提供兵力上的援助,李逸澜只能是将思考的方向放在如何协助曾胜等人成功脱险回到济州岛了。

    现在首要的任务,就是尽快将目前李逸澜收集到的消息传递给曾胜,让曾胜对于目前的局势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样才能避免产生重大的战略决策失误。

    其次,便是找到一个能够让曾胜等人突围的方向。

    庆尚道东部海域虽然还有曾胜留下的两艘板屋船,但是这两艘船即使塞满了人也没有办法将两千多人一起运回去,更不用说金太应正率领着庆尚道的水师战船往庆尚东部海域而来。

    往全罗道的方向去,然后从济州海峡渡海回济州岛?

    这未尝不是一个解决的办法,毕竟经过长时间的战争,此时全罗道当地守军已经不足万人,而且都是疲惫不堪,而全州港口此时还停留着数十艘战船,可以成为渡海的载船。

    而济州岛这边,同样可以与曾胜内呼外应,来一个两面夹击,一鼓作气将全州港口甚至是首府全州也拿下来。

    如果曾胜最终选择从全罗道南下济州岛,倒也有成功的可能。

    当然,这个方案也有其风险。一方面,长时间作为战争的准前线,全罗道军民已经是疲惫不堪,战力还剩下多少也存在疑问;但另一方面,长时间的战备状态,也锻炼了全罗道军民更加敏锐的战争嗅觉,相比起防备空虚,精神懈怠的庆尚道,全罗道有可能更加难缠。

    万一不能按照计划顺利击溃全罗道守军,夺取到渡海的船只,而如果从济州岛出征的破虏军和曾胜等人的配合也不够默契,使得某一方提前行动,有可能整个战局就会朝不可控制的方向逆转。

    总之,选择全州港口作为突破点,可行性比第一个方案更高,但是冒的风险同样很大。

    李逸澜纠结了半天,最终还是相对稳健的心态压倒了心中冒险的冲动,选择了他脑海中的第三套方案。

    利用忠清道对于曾胜相对友好的态度,重新折回忠清道,从忠清道的西海岸上船,这样一来既有可能完成一个大迂回,成功甩开跟在后面的数千禁军,同时也避开了东边的金太应和南边的申方洋两位大将。x <a href="https://www.x" target="_blank">https://www.x</a>

    这个方案最大的问题,在于船只。

    破虏军目前仅有的两艘板屋船,都被曾胜带走了,李逸澜根本没有办法调动其他的哪怕一艘大船。

    忠清道在他们的西海岸上肯定部署有水师,但是目前位置忠清道对于曾胜和破虏军的帮助只停留在地方世家和当地仁人志士、穷苦百姓的身上。

    忠清道的地方官员虽然默许了曾胜等人的存在和进出,但是并没有直接和曾胜进行过任何的联系。他们宁愿选择背上防寇不力的指责,也不会大胆到直接和破虏军进行合作。x https:/m.x/

    因此,指望忠清道的船只,几乎是不可能了。

    思来想去,李逸澜最终也只能硬着头皮去找蔡政借船了。

    可以预见,蔡政是肯定会借此机会从破虏军身上咬下一块肉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