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赵俊博献策(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怀感伤,就连南征军和禁军的许多将士此时也是一脸复杂。

    虽然事实上已经成为了清廷藩属,但是在耳濡目染中,朝鲜人仍然把大明当作自己的父母之邦,当作是文明正统。

    自诩“小中华”的朝鲜,眼睁睁地看着“大中华”的遗民死于自己的炮弹之下,淹没在茫茫大海之中,这场本身就缺乏正义号召的战争,此时更是引起了许多士卒的反感。

    尤其是在战争历经了一个多月之后,将士们的疲惫情绪和此时出现的反感思想融合在一起,厌战情绪正在悄悄地蔓延。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郑致和发出了最新的指令,让禁军发动第二次的进攻。

    ........

    由于港口的限制,虽然朝鲜官军在人数上优势明显,但此时也只能够让位置排在前面的禁军发动第二次进攻,其余船只在后方待命。

    赵俊博待在后方,意识到按照目前的形势发展下去,恐怕这场战斗轮不到自己了,思考了一下之后,赵俊博派人向督师郑致和传话,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驻守旌义的敌军,目测人数不超过一千人,依靠禁军之力,应该足以对付了。请督师允许我率庆尚道士卒一千人,战船十艘,绕到济州岛南部进攻。”

    “破虏军兵力不足,此时防守起来已经是捉襟见肘,南部有猊来里浦口,可供小规模登陆!”

    郑致和沉吟一会,考虑到一千人对于旌义的战事影响不大,但是却可能成为一支从南部登陆的奇兵,便最终同意了。

    赵俊博点了十艘船南下,看着船只远去,申方洋心中不以为然。

    身为全罗道的兵马节制使,申方洋当然比赵俊博更加清楚济州岛南部有一个猊来里浦口,但是谨小慎微的他,最终也没有向郑致和请求让自己前去进攻猊来里浦口。

    在申方洋的设想中,有了禁军的加入,再加上人数上的绝对优势,应该可以拿下旌义的,无需多次一举。

    再说了,破虏军的哨兵也不是吃干饭的。赵俊博这十艘船直接脱离大部队南下,破虏军一眼就能看出来打的什么主意了。

    对方有所准备之后,赵俊博想要拿下猊来里浦口,就没这么简单了。

    ........x <a href="https://www.x" target="_blank">https://www.x</a>

    的确,破虏军的士卒很快就发现了脱离船队的十艘板屋船,并且第一时间向李逸澜做出了汇报。

    几乎不需要过多的思考,李逸澜便判断出了这十艘船的意图——南下,进攻猊来里浦口。

    猊来里浦口,李逸澜很熟悉,出海口狭长,不适合大规模作战,因此在布置防守的时候,猊来里浦的兵力是最少的,破虏军士卒再加上当地守军,统共五百人。

    而这次南下的有十艘船,估计一千余人。

    五百士卒防守一千敌军,并不是没有一战之力。但值得担心的是,猊来里浦目前只有金耽仁和林端两人在指挥防守,这两人和他们指挥的士卒,都没有战斗经验。

    想了想,李逸澜派出传信兵,让现在还在增援路上的金克孝带着两百士卒掉头,往南边增援。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