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南直隶(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下首两人闻言不由点头,相视一眼,又是那中年员外起身抱拳:“潘大,得了好处,可得分润一二才是。”另一人也是微微点头。

    潘大微微一滞,终是点点头,两人也是不多耽搁,起身告辞;待两人走后,潘大又安排亲信下人道:“你们这几天去各个织场走动走动,毕竟现在的税,读书的老爷们可是说不该加的,都是那些税吏们贪墨了。”

    “还有,让城外的几人也赶紧进城来,要动刀子了!”也不管他们明不明白,潘大直声吩咐完,便挥挥手让他们退下了。

    自己可比万历年间那帮人聪明,不仅要和官家搭上线,还要保护好自己,把自己藏起来,潘大得意的想着。

    今晚的苏州城星星点点的灯火下,似乎趁夜晚走动的人更多了。

    三日后的六月正朔,苏州府城织场一万余民织工暴动,他们冲击了刚刚成立的苏州府课税司衙门,还有几人趁乱打死官吏,抢夺税银,等到姗姗来迟的官兵到来,维持秩序的时候,那几个行凶之人,人已是不见。

    在府尊的带领下,衙役们只是护住了课税司,府尊亲自劝说织工,晚间方才散去,而后苏州读书人多数称赞织工为义民,有功名的纷纷给知府求情,希望官府不要追究,并请免掉税吏。

    整个苏州府都觉得事情大抵就这样了,还是如万历年那样不了了之,消息在大明的腹心不胫而走。

    “魏国公!十数万流民竟是北上,苏州府乱民四起,我等是否要发兵?”南京大营节堂中,一校尉脚步匆匆而入,面色惊惶,向上首的抱拳禀告道。

    “哪里来的疯话,竟要乱传!?”一身戎装的徐文爵瞥了一眼行礼的军将,他倒是比之前清瘦了一些,脸色也黑了一点,这些日子来营中巡视的次数多了不少,还去了一趟苏州。

    苏州民乱的消息他自然已经知道,但那又如何了?复建税课司,不仅是那些织户不满,手中的有着生意无算的官员只怕也是乐见其成,再者说,难道自家手中就没有生意吗?

    见校尉还要继续说,他凝眉打断道:“流民赈灾,是巡抚该操心的民政;各地可有移文过来求援!?苏州乱民,可有兵部的调令?”斥退了麾下,徐文爵的脸色方才好看了一点。

    刘天锡等人身死族散,自己与他的书信不知道皇帝是否拿到了,又加去岁那祸及子孙的“推恩令”,还有这就在眼前的税课司,这些天自己实在是食不知味。

    越来越出格的皇帝,竟然要复建税课司,怕是要让皇帝吃些苦头才是!但一定要把自己摘干净,一念及此,徐文爵对外吩咐道:“来人,移文南京兵部,询问是否要出兵山东、苏州。”

    他的嘴角扯出一抹冷笑,只怕现在南京六部的几位也应该收到了消息才是。

    却如徐文爵所料,仅比他麾下的亲兵回禀晚一日,苏州知府便将实情上报南京六部,事关重大,众臣不敢决断,南京户部尚书汪应蛟赶忙将奏章上奏到了京城通政司,据实以报,并谏言皇帝,是否缓行复建税课司。

    一时间,南直隶的科道官员也似乎是嗅到血腥的狼,闻风而动,可以预料驿马穿梭不断之下,京城的皇帝案头,必将堆满了缓行税课司的奏章,闻风而动的天下读书人,似乎都在云集响应,一如神宗时模样。

    而几乎就在南直隶闹出乱子的同一日,山东的流民竟然一路向东,将那漕运阻塞,引得嘉祥、巨野两县的卫所赶忙在县令的催促下出兵,却不料在半路遭遇乱民的伏击。

    本就只数百衙役、卫所军兵,死伤无算,余者也是四散而逃,恰好城中教匪四起,里应外合之下,夺了两处县城,又转而占了漕运上的夏集,这一下,连济宁州城中的官兵也不敢轻动了。

    天下乱起,一时间,素有的目光都汇聚在了京城,投向那静默的紫禁城,等待着火山口上的皇帝决断。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