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风暴将至(上)(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吩咐道“去盯着罢,别出什么岔子。”这可是魏公公亲口交办的差事,事关重大,他的眼神随即又沉凝下来,今日可是大事件。

    “是,大人!”青袍官员也不敢怠慢,赶忙躬身行礼,转身巡视而去,而在场中的众人,有先领到时报回去交差的,也有当即看了起来,不时有人诵读

    “《论商》古先哲王之时,其民有四,曰士农工商,皆专其业,所以国无游民,物富人丰,其商贾以通有无,皆为朝廷子民”

    “蒙元虐民,自太祖始,朝廷体恤民情,休养生息,轻赋税以养商,至今两百余年然观今日宣府祸事,豪商遍地,心无忠义,因数倍之利,弃君民大义不顾,勾连建奴,践踏律法,实罪无可恕”

    “但若细察,其又非朝廷失之于宽?缺教化之故?不得不察!当复建税课司局,以约束、教化各地商户,免重蹈覆辙!”

    哗!

    随着此起彼伏,越来越大的诵读声,人群中的惊疑神色越来越重,议论声也是越来越大,场面一时很有些哄乱。

    那课税司大家伙不陌生,是国朝初年各地州府用来征收商税、管理商户的衙门;洪武时有四百余处,而现今却不过百余出头,加之又朝廷士林素来耻于言利,不与民争利,遵崇组训,这各处州府商税定额,不得增加,即便不考虑这物价的上涨和民生贸易的恢复,也实在是件不可思议之事。

    但人总是囿于习惯的,何况是如此宽松的大政?莫非朝廷是要加征商税了?在场的几乎所有购买时报的人,眼中都满是惊疑,他们或是家中有茶楼酒肆,或是豪商门人,无不与商事紧密相关,即便是官员门下,其门下亲朋故旧也难免营商的,今日的社论实在是事关重大呐。

    阮大铖绞着双手,微微眯着双眼,看着眼前哄乱的人群,心中暗暗担忧起来,天子的心意他大致能猜到。

    大明治国失之于宽,在这商税一事上更是如此,相较于疆域不足大明三分之一,人口也不过大明六成的前宋,商税竟是当今朝廷的十倍!何况现今国朝两百年,这处处都是用银子的地方;而对这商户失之于宽,这些逐利之人,便会如这通奴一般,何事都干得出来!

    商户的惊疑他能猜出个几分,但若是天子执意要加强对商事的管理,哪怕税率不加,对此事,整个官场的反弹也是可以想见的,难免恶浪滔天。

    毕竟虽说朝廷收取的税银不多,还动辄减免拖欠,但从中枢到州县,哪个官员不从这商户头上压榨分润?而哪个吏员有没有经手过这等私下收取税银的事?更不用说千里做官只为财的各位大老爷,谁的府中不经营些买卖还分文不用缴纳?

    这是在与整个官场为敌,即便现在通奴案悬而未决,宣府的大商人又被铲除一空,或许一时半会明面上反对的人不会太多,但暗中的反对的、使绊子的,迁延不作为的,也够朝廷喝一壶的了。

    再往深处想,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即便身为天子,也难保不会被这万夫所指给反噬!也难保不会有人铤而走险,做出什么更加难测的勾当。

    此时的日头已经渐渐升起,在兵部衙门前布下一块不大不小的阴影,在阮大铖看来,这些已经在急速扩散的人群便如他听说过的飓风之眼一般,将会急速的蔓延到整个大明,不知掀起多大的风暴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