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陛辞上任(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起,不辨喜怒。

    奏章是四川巡抚所上,如此“精忠报国”的土司实在少见,何况朝廷早在年初就已下旨,各地军兵安守其位了孙传庭将奏章递回,平复了一下,方才沉声说道“这奢氏却是不同寻常”涉及军国大事,他不敢妄言。

    孙传庭心中是不大信这些夷人的忠义之心,何况那辽东又不是在本乡本土,作战胜了可以扩大地盘,劫掠财物要知道满门忠义的石柱秦家,在大明二百年来也算是极其稀有。

    “素闻孙卿家学渊源,能骑马弯弓,当在叙州好生施展一番才是,朕厚望之,”朱由校轻轻颔首,没有再说,直视孙传庭,话中也满是深意,殷切说道。

    “臣自当肝脑涂地,”孙传庭闻言,起身重重抱拳应道,却是没有再说什么,一切只能尽在不言中了。

    若是奢家不反,自是无事,皇帝还有对自己未来作“宰辅”的寄望;若是奢家真反了,朝堂也无法大举提前应对,漫说现在辽东的边事还有不足,即使皇帝金口玉言,又有谁会相信声称“提兵援辽”的土司会是反贼呢。

    “后世”孙传庭因为朝中党争,辞官在家多年,今朝被自己提前启用,还是在那即将大乱的西南,应当能保全自己,而后锋芒毕露,愈发犀利罢。

    目送自己寄予厚望少壮派臣子离开,朱由校半晌方才出声“这两日朝堂可是安静了些?”

    一直在旁默不作声的王体乾点了点头,应道“是,陛下,参劾首辅的奏本也少了些。”

    司礼监掌印的面上显出无奈之色,这些朝堂的大人们实在是太“好斗”了,但皇帝迟迟不表态,首辅也是死扛着不上辞表,局面一下子又僵了起来,不复前几日热烈。

    点了点头,朱由校面色不动,拍了拍御案上的两本奏章,轻声说道“这两本奏章发给内阁罢。”

    一本太常寺卿赵南星致士的奏章,他的身体愈发不适,已经有一个月未去衙门上值,又加之御史言官攻讦得厉害,已经上过一本请求归乡的题本,皇帝留中未发;而这第二本若是依旧驳回了,对于东林来说就是“愈发振奋”了

    而另一本是蓟辽总督文球老大人的致士奏本,已经八十出头的总督,确实该荣养了,但是现在这个时间,空出这么个位置,还让廷推,只怕东林、方党要杀红眼了而现在这个情形下,首辅的胜算极小

    “这”王体乾惊诧不已,岂不是让朝堂更乱了。

    “去罢,”皇帝的声音虽轻,却是不容拒绝。

    “是,陛下,”司礼监掌印闻言一惊,赶忙行礼而退,心中惊疑不定,难道天子要对首辅下手?

    目视窗外,朱由校思绪万千。

    大明不死,党争不止,天启、崇祯,乃至后来苟延残喘的弘光永历,仍旧是互相攻讦,党同伐异,至死方休大明可没有那么多时间,看“衮衮诸公”你来我往,死去活来。

    现今朝堂众臣无论东林还是“方党”,一位位都是年老“德高”,名望实力俱隆,既然如此,何不好好撕咬争斗一番,让自己“火中取栗”呢?

    何况若是现在方从哲去职,让东林一家独大,更是他不愿见的但首辅现在似乎斗志不够,竟然已经要打退堂鼓?应当是还没有被逼到绝境罢。

    “魏伴伴,听说方大人素爱的长子,现今在老家湖州甚是颓废?”半晌,天子的声音幽幽响起;首辅之子方世鸿,原本在京城为官“前途无量”,因万历末年党争,被东林参劾归乡,此生怕是再无望仕途了。

    “是,陛下。”一直在旁无声侍立的魏忠贤闻言拱手应是,又抬头看看面无表情的天子,却是心中了然,“投靠”自己的那几位也该动起来了。

    “明日,随朕去趟京西罢。”

    “是,陛下。”

    夏日的天说变就变,天际瞬间便布满乌云,似乎大雨将至。

    ——————————

    元年,蓟辽总督文球致士,至六月,三辞方准其归乡,恩赐荣养;太常寺卿南星因病辞,上不允,再辞,又不允。

    ——《明史·本纪》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