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施压(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张岳道:“但如阁部所愿。”

    毛伯温叹了口气,挥了挥手,众人施礼后退下。

    回到驿馆,陆良和张鹏在屋子里休息。

    陆良翘着二郎腿,躺在床铺上枕着双臂,问道:“张大哥,你猜这莫登庸什么时候能投降?”

    “我倒希望,这莫登庸不投降的好。”张鹏擦拭着腰刀,冷冷回道。

    陆良疑惑问道:“莫非张大哥,不希望朝廷顺利收回安南?”

    张鹏收刀入鞘,回道:“如果莫登庸降了,俞大哥的书信岂不是白写了。”

    陆良想起毛伯温虽然收了俞大猷的书信,却丝毫没有用他的意思,无奈道:“恐怕要令俞大哥失望了,我看这毛大人和张大人等人的意思,都希望能迫降莫登庸。”

    “看来这场仗,真的如俞大哥说的那样,打不起来。”陆良倒是挺钦佩俞大猷对这次南征的判断。

    张鹏道:“我看这些地方官也不希望朝廷出兵。”

    “为何?”陆良不解其意。

    张鹏回道:“打仗,打仗,打的是什么,打的是钱粮,这钱粮从哪里出,自然是从地方出。”

    陆良道:“倒也有些道理。”

    张鹏擦了擦自己的双手,将刀放下,坐到床边道:“反正打不打,跟咱们关系也不大。”

    “这等国家大事,你我两个无品无级的锦衣卫,听命行事就好了。”张鹏的声音,听着有些自怨自艾。

    陆良放下翘着的右腿,翻身坐了起来,对着张鹏严肃道:“张大哥,你无品无级倒是真的,我可是正七品的官身。”

    然后又站起身,紧了紧腰带,正了正头顶的纱帽,陆良感叹一声:“正七品啊,那可是和县令一个品级啊!”

    张鹏见他这副小人得志的模样,嘴巴一撇,然后不动声色的也站了起来,走到陆良身边,猛然踢出一脚,踹在了陆良的屁股上,冷冷道:“正七品,真是好大的官职啊!”

    陆良被他这一脚踹的,往前踉跄了两步,待站稳之后,回头看见张鹏早已摆出一副防御的守势。

    陆良气急败坏的怒吼一声:“你敢殴打上官,张鹏,本总旗不揍你一顿,你还反上天了。”

    两个人便在屋子里打打闹闹,良久,方才双双躺在床上,喘着粗气休息。

    “早点投降也好,这都离京快一年了,也不知道家里是什么样了?”陆良喃喃自语。

    张鹏倒是在京城中孤身一人,无牵无挂,只是突然间,心里竟也想起一个人来。

    又等了数日,已是到了十月二十八日,安南国终于有了反应,莫登庸派遣使者阮文泰等人赍表叩降镇南关。

    这次,莫登庸在降书中,言辞哀恳,诚心祈求归顺大明,听候处分。

    莫登庸做出如此决定,亦是形势所迫。

    一是儿子莫登瀛已于一月份病逝,虽然孙子莫福海继位,但是新君年幼,国内震荡不安。

    二是其手下将领不断被策反,南方黎氏军队在大将阮淦的率领下,已然攻陷乂安等地,双方兵马在清化府清化漆马江一带对峙。

    北方,又有大明的十万大军压境,如此内困外交之际,唯有投降,方能获取一线生机。

    翁万达将莫登庸投降归附的消息,派人骑快马报到了梧州城总督府。

    毛伯温得到消息,亦是大喜过望,即刻传令,命莫登庸于十一月初三日,前往镇南关献上降表。

    与此同时,毛伯温率领两广的大小官吏,移师镇南关,并连夜将受降的将台龙亭布置好,只等莫登庸来降。

    镇南关衙署内,毛伯温端坐在大堂上,笑容满面。

    两广地区的文武官员则是分列两旁,亦是精气十足,容光焕发。

    不用一刀一枪,就将安南降伏,并且将自宣宗皇帝放弃的广袤疆域又收复回来,此功劳,不亚于为大明开疆拓土。

    “恭喜阁部,立下不世之功。”翁万达甲胄在身,抱拳贺喜道。

    “恭喜阁部。”安远侯柳珣亦是高声叫道。

    大堂内,响起一片贺喜之声。

    毛伯温笑意盈盈,伸手虚按一下,压下众人的道喜之音,笑道:“承蒙皇上信重,本官主持这南征之事。如今,在各位将士的竭心尽力下,莫登庸奉表归附,此乃皇上之福,大明之福。”

    “待明日,莫登庸束身降服后,本官会上奏兵部,上奏朝廷,为各位请功。”毛伯温大笑道。

    听闻这句话,堂上众人无不欢呼雀跃。

    只是,其中有两个人,在高兴之余,又暗自松了一口气,对视一眼后,露出一副互相都理解,却又难以言说的神情。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