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柔性蒙皮形状控制(周五上架求支持)(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跟着鼓起掌来。

    覃天在掌声中,走到台上,拿起签字笔,就在白板上画了起来,刷刷几下,一个自适应dsi进气道的结构示意图就呈现在大家眼前。

    覃天的画工非常的厉害,看起来随便几下,却是和正式的设计图没有什么两样。

    宋老看着也在点头,覃天确实是他见过的最有天赋的设计师,甚至连汤伟也不能和他相比。

    汤伟总师何尝不是在这样想呢,原本他就已经是飞机设计天才了,可是现在他发现自己跟覃天一比,好像啥也不是了。

    而其他的副总师和系统总师们,一个个都心中震惊无比,他们本来都认为覃天是不是有什么背景,或者和宋老有什么关系,但是现在一看,他们知道他们想错了。

    覃天确实是一个飞机设计天才,就这一手他们就比不了覃天。

    覃天转过身来,微笑一笑道:“谢谢大家的掌声,大家请看,这就是我设计的自适应dsi进气道结构,这个进气道的鼓包和大家所想的不一样,jsf联合攻击战斗机的鼓包是固定的,再加上气动方面的原因,jsf联合攻击战斗机的设计速度只有一点六马赫,这是因为固定的dsi进气道,在一点马赫以上的速度时,总压恢复系数开始下降,低于二元超音速进气道。”

    “但是我们还有一种办法就是采用可变截面的dsi进气道,鼓包的形状和大小可以改变,用计算机自动控制,这就是自适应dsi进气道,这样一来它既可以在更大的速度范围内,拥有最好的总压恢复系数,同时还能具有dsi进气道的很多优点,比如降低rcs值,进气道和机身一体化设计,结构重量的降低!”覃天讲得还是很明白的。

    不过一位气动专业总师林明却站起来问道:“覃工,我有一问题想问一下,这样一来不是画蛇添足了吗?要让这个鼓包可以动,那和二元斜板超音速进气道有什么区别?结构重量能降下来吗?”

    看来还是有人不太理解,不过想想也是,毕竟这种设计超前了。

    覃天不慌不忙地道:“自适应dsi进气道当然能够降低结构重量了,只是没有固定鼓包那么多,但是我相信降低一百公斤是没有问题的。当然它的设计和制造难度就比固定式的要大不少,首先它要有一个基于柔性蒙皮的自适应鼓包进气道形状控制机构。基本原理是在外侧柔性蒙皮内表面选取若干个典型监测点,布置大变形应变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

    结合着结构图,覃天开始详细的解说起来。

    “按照进气道与发动机的流量匹配关系确定飞机处于不同飞行速度时发动机的流量需求,对鼓包型面的位置进行控制,从而调节进气道喉道的面积,与发动机的流量需求相匹配。”

    “这样一来,自适应dsi进气道可以适应更宽的速度范围,超音速性能将得到一定提升,甚至比加莱特进气道更好。这套控制机构重量不大,远远比现在歼十的进气道调节机构重量要小。”覃天颇为自信地道。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