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有源相控阵雷达设计制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f22战斗机使用的有源相控阵雷达,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它有两千个发射接受模块,现在国内制造一个发射接受模块,成本就是几千块,而鹰酱只要几百块,这都是指的兔子币。

    所以如果国产有源相控阵雷达,哪怕是能够解决设计制造的问题,成本也是难以控制,因为就算是歼十c战斗机将来用的,装一千个模块,那也要几千万兔子币。

    光是雷达天线就要几千万,整台雷达算下来,得一亿多了,要知道一架歼十a战斗机,现在的制造成本才一亿多呢。

    雷达就要比战斗机贵了,这肯定是不能接受的,必然要降低十倍的制造成本,才可以大量的生产和装备。

    这还仅仅是成本上的问题,现在兔子的电子工业,还没有解决有源相控阵火控雷达的设计技术问题,特别是小型化,多功能化的问题,毕竟火控雷达,要与航电系统交联,要具备各种先进的性能,不是那么简单的。

    兔子的机载雷达,发展得非常缓慢,在建国初期,空军和海军航空兵,长期只能靠歼五,歼六,这些仿制而来的战斗机,面对图-22乃至图-22的威胁,空军对当时在研的歼九等新型战机雷达的要求,并没那么多。利用更大的雷达孔径加大探测距离,能引导研制中的霹雳-4中距拦射导弹就可以。

    其实在当时,第一个提出多功能机载火控雷达要求的,是海军航空兵。

    当时的强五b攻击机,是海军的型号,它是一款鱼雷攻击机,如果没有机载雷达,光靠飞行员用眼睛来搜索目标,在茫茫大海上,显然是不现实的。

    因为在海上,搜寻敌舰,还要利用沿海地形超低空隐蔽突防,强-5乙不仅需要机载雷达,需要的还是一部具备空空搜索跟踪、地形测绘、等高面测绘、地形回避和空地海测距等能力的多功能火控雷达。

    当时的十四所,就用r-14a雷达,山寨出317型火控雷达,后来用里二运输机,作为试飞平台,进行了试验。

    到了七十年代初,强五乙就装上了这部机载雷达。只不过虽然能够发现五十公里远的舰船,但是这款雷达在抗海杂波、地形规避等性能方面,是不合格的。

    后来的歼七战斗机,也准备开始装机载雷达了,要在歼七战斗机机头进气锥那么小的地方,装进一部机载雷达,难度还是很大。

    当时航空工业部的六零七所,研制了一款二零四雷达,但是性能也不怎么行。

    最后改头换面为jl7雷达,才算是初步成功。

    到了新世纪,在歼-7e飞机基础上加装脉冲多普勒雷达的歼7g飞机开始研制。607所和已经通过多型d雷达的装备占据主动的14所展开竞标。

    在歼轰七上面发展的jl10a神鹰脉冲多普勒雷达,是第一种国产的真正的脉冲多普勒平板缝隙天线雷达,其对地工作模式相当好,波束扫描可获得地面成像。一九九五年,神鹰雷达才首飞成功,到二零零四年,这款雷达具备了合成孔径成像功能。

    不过现在更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才是更好的选择。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