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吏部尚书又换人了(求推荐票!求收藏。)(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几个阁老、尚书都是高龄,到现在的位置是靠活得比别人长熬出来的。

    “武贞兄,只怕未必,李某哪有那么大面子,听说这么老尚书在天官任上提拔了不少不是庶吉士的官员,最是不喜欢一甲的进士。”武贞是余煌的字。

    卢象升接话说:“老尚书自己就不是庶吉士啊,因为这个没能入阁,所以啊,不但是不喜欢一甲的进士,翰林他都不喜欢。”

    李宗延从知县一步步熬上来,在湖广、山东、陕西三个地方做过知县,万历朝争国本的时候,表现活跃,站队朱常洛,差点被万历打死。

    朱常洛当上皇帝后,当然是没忘记他,破格把他提到太仆少卿(正四品)的位置。在管马的位置上过渡不到一年,天启元年就升了户部尚书,现在做到了吏部尚书,也就是非庶吉士能做到的最高位置。

    所以老人家颇有点嫉恶如仇,有谁也不鸟的超然,反正也不能让他入阁是吧。所以李沅颇有点怵他,毕竟刚搞出来的献祥瑞不是那么正大光明,这时候被逮着一顿骂可是白挨。

    但当李沅三人进了吏部,李尚书居然笑容可掬地来相迎了,虽然只是迎在吏部的正堂,还是让李沅三人受宠若惊。负责接待的司务(从九品……)更是大跌眼镜,什么时候有名的大黑脸这么和蔼了,难道状元就这么有魔力?

    “立新,未来是你们的了,老夫老咯。”老尚书言语间虽然显得豁达,有解脱,但也难掩萧瑟。

    “今天是老夫在吏部站的最后一班岗,明天啊,吏部就改姓王了。立新,你很好,‘学生只为大明效忠’,这句话好是好,但是啊,说的容易,做起来难!”

    李沅三人当然是点头称是,这大明朝的吏部天官,换的也太勤快了,天启二年到天启四年,连续三年都是在年中换了吏部尚书。这其实就是东林大佬赵南星留下的祸根,他老人家上位的时候正是六年一次的京察年。那时候东林势力如日中天,赵南星一上位就把所有党争对手的考核都打成不及格,意思是全部给我滚蛋回家玩去,活生生把对手全部逼上魏忠贤的贼船,堪称阉党势力成形的最大助攻者。

    接下来阉党自然要反击,因此来来回回地换人,阉党、东林、中间派轮番上场,到了今年,李宗延已经是第二任的吏部尚书了,他年初才接任,没想到才几个月,椅子还没坐热,又要换人了。

    “哈哈,今天老夫话多了一点,去吧。”老人家这次可不是“另有任用”,应该是彻底退休了。

    在出吏部大堂去文选司办正式手续的路上,余煌小声问吏部的司务:“新来的吏部尚书是谁?”

    已经板上钉钉的事,说说也无妨,那司务说:“早就传闻王大人要来吏部,王绍徽王大人。”

    王绍徽,原宣党大佬,东林的老对手,阉党的新干将。

    ——————————————————————————

    王绍徽,大名鼎鼎的《东林点将录》作者。

    推荐票投一下,谢谢!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