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得了八个圈圈(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里,三个包含首辅在内的内阁大学士,五部尚书全部在任没有出缺,这样的八人阅卷阵容在有明一朝也是难得的最高规格。

    这一天没有早朝,所有的人都在等待殿试的结果,而结果就捏在他们八个人手里,这一天之内要看完所有的三百五十份卷子,定出高下。

    读卷官读完一份试卷,用○、∠、·、︱、×(圈、尖、点、竖、叉)五种符号将试卷分为五等,圈表示最好,叉叉表示最差,得圈多的试卷就是排名靠前的优卷。

    顾秉谦拿到李沅的试卷,虽然看不出是谁的试卷,但看得心中畅快。

    安抚蒙古联合起来打建奴,这不是王化贞、王在晋他们的“以夷制夷”方略吗。王化贞、王在晋是东林党人力挺的熊廷弼孙承宗的死对头,王化贞更是东林党恨不得剥其皮吃其肉的东林“叛徒”。

    又看后面直指“党争之祸”,显然是将朝廷的大员都骂进去了,有胆识!在试卷上标注了一个大大的圈。

    顾秉谦看来,感觉还是骂东林党多一些,在他归附魏忠贤的心理建设中,自然认为是东林咄咄逼人,其他人包括自己是“没有办法”才去依附魏忠贤的。

    顾秉谦的大圈就是阉党商议的暗号,其后魏广微、周应秋这两人也相继在这份卷子上画圈。

    高第、李宗延、李起元、黄克瓒四人是在党争的大环境中升上来的,东林党大佬赵南星等人被迫去职,总要有人来填空。他们四人不是东林也不是阉党,是两方党争的受益人,更是党争的牺牲品,到了尚书任上,发现要干点正事比登天还难。

    他们拿到这份前面都是圈的试卷,阅卷的潜规则是不能打脸去给“点”之后的差评,看内容,言辞恳切,直陈党争之苦,简直感同身受啊,又是四个圈。

    孙承宗是这份试卷最后一个读卷官,读这份已经七个圈的试卷的内容,如何不知道是李沅的卷子?这段时间李沅来孙府两次,对谈中言辞就颇为相似,只是这份殿试卷措辞更为激烈。

    看到对党争的指责,心中苦笑,不由得想起那个少年“学生只为大明效忠”的话。孙承宗是现在朝中在位的大臣,唯一没被打掉的东林党人。天启初,东林一枝独秀,所谓正气盈朝,对大明真的是好吗,如今朝政糜烂如斯,东林没有责任吗?

    自己在关外苦苦支撑,虽然一直在经营锦宁防线,明里排斥王化贞、王在晋,但多少次的夜里,自己被噩梦吓醒,梦到建奴绕道宣大兵临北京城下?

    抚蒙制奴,抚蒙制奴……非不可为,是不能为也。做了,自己马上就会成为东林同党们口中的“东林叛徒、阉党附逆”。

    孙承宗长叹一口气,在后面补上了第八个圈。

    ——————————————————————————

    1、殿试阅卷用圈等五种符号,清朝明确是这样,明朝并不确定。

    2、王化贞、王在晋怀柔蒙古对付满清,开熏认为方略上并没错,执行上想的简单了而已,蒙古哪里是用钱好买的。皇太极后来不就是灭了林丹汗,拉拢了蒙古部落,才真正有了入关实力的么。

    3、殿试答题的几段文字,开熏自己写的,直白了一点。

    感谢每天坚持投推荐票的书友,感谢打赏的大佬。

    二更还是在下午六点左右,推荐票投下咯。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