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殿试(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蛇阵,林尧俞、李沅到了皇极殿前的广场,最后的三百多名还在承天门外没有排进队伍里。

    礼部官将贡士们带到皇极殿前广场上分东西两群面北站立,等候皇帝临朝。皇极殿前身是奉天殿,两次大火重修之后已经大大缩小了规模,但这是中国最大的单体木建筑,也是整个紫禁城乃至整个大明朝的中心,最重大的典礼仪式才在这里举行。

    李沅望向宏伟的皇极殿,重檐庑殿顶彰显皇权威仪,而这大殿之后,姐姐和赵蓉儿,你们在里面过得还好吗。李沅当然不知道二人因为李泌的“肺痨”已经去了城外的皇庄,只感觉几座宫墙之间,咫尺天涯。

    而此时,大殿内早已经济济一堂,文武百官各具公服侍立,然后有鸿胪寺官员请皇帝升殿。朱由校由魏忠贤陪着,端坐在宝座之上,没有表情,也许在神游天外。鸣放鞭炮,百官行叩头礼。

    礼毕,由林尧俞举着装有策题的红托盘来到殿中,跪举头顶,魏忠贤上前接过,朱由校不耐烦地说:“策题昨日已经议定,朕也已经勾选,何必多此一举,分发试卷开始考试吧。”

    林尧俞无奈,又接过魏忠贤送回来的托盘,来到殿外,举着策题由左阶而下,放到御道中间的高案上,贡士们朝案行五拜三叩头礼,然后分东西侍立。鸿胪寺官进殿奏告仪式结束,再放鞭炮。鞭炮声中,朱由校在引导下退殿,文武百官也依次退出。

    这一套仪式结束,皇帝和百官都只是道具,只苦了礼部尚书奔上忙下,估计衣服都湿透了,李沅他们在广场了站了半个时辰,如果不是早有准备穿得不少,一动不动非得冻感冒不可。

    今天天气正常,没有风雨,将是在室外露天考试。

    禁卫将准备好的试桌在广场东西两侧面北排列,礼部官散卷,贡士们列班跪接,叩头就位。

    李沅坐下揉揉僵硬的双腿活动了一下手指,拿到礼部官散来的卷子和稿纸,一看,果然是辽东策题!当然题目被礼部弄得又臭又长,足有四五百字的说明。

    辽东从万历后期开始已经成为大患,天启元年辽东首府辽阳、重镇沈阳相继陷落,局势变得不可收拾,王化贞、熊廷弼、王在晋、孙承宗走马灯似的先后主政辽东。

    在李沅看来,几个督师巡抚的辽东方略都有可取之处,但党争在这个时候已经进入疯狂时期,在野的攻击在任的,新任的全盘否定前任的,朝令夕改,换一个人换一套方略,局势越来越坏。在孙承宗时期才算相对稳定下来,什么原因?孙承宗有皇帝支持,干的时间久!

    心动激荡不易,辽东如果我来经略,当何作为?李沅在草稿上飞快提笔写下:

    ——————————————————————————

    文中所列大臣都是当时真实在任官员。

    皇极殿,原奉天殿,两次大火后,嘉靖重修三大殿,将奉天殿改名皇极殿,清顺治改名太和殿至今。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