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隔房取士(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惜啊,落到了自己手的。

    按照科考的惯例,会元出自翰林!

    同考们本来没有高下之分,但在儒家思想统治下的官场,显然翰林地位是高于他们这些六部官员的,在明中期以后,会元一般是不能出自六部官员充任房考的房中。

    刘宇停下阅卷,沉思片刻,找到了林右昌。

    “林公,你来看看这份卷子。”

    林右昌听罢,细细品读起来,半响说道:“此卷,可为天下式。”

    刘宇叹气说:“我也是起了爱才之心,请林公隔房取士!”

    “好!”两人当着监试官祖青的面,互换了一张试卷,这两份试卷两人都是要必取的。

    科考场上,并不禁止隔房取士,甚至出现过甲房考觉得某份试卷拿不定主意,拿给乙房考看,看完之后,甲房考觉得还是不取,乙房考觉得可取,最终试卷被乙房考取中的事情。

    但不管怎么说,隔房取士总是犯一些忌讳,事后有人追求以来也要担一些风险。不过收益也是明显的,林右昌得了一份可能成为会元的试卷,事后这张卷子的主人无论如何会对自己无限感激。而刘宇也不吃亏,这样的爱才惜才,如果对方真中了第一,不仅会成为士林美谈,会元公自然也不会忘记自己的恩情。

    十七日三场考试考完,二十日同考们阅卷也基本结束了。

    每位房考手里近四百份朱卷,看完第一场的,只会最多留下五十份,第二三场就只用看这五十个编号的卷子,没有犯忌讳的地方,就按照第一场试卷的观感择选出二十三份卷子,详细写好批语,送到到聚奎堂。这就是这一房考大致的预录取卷子了,其他的都成为备卷。

    顾秉谦和孙承宗在二十号开始是最忙碌的,两人也是分经判卷,和选题一样,主考判易、书,副主考判礼、诗、春秋。他们是判同考们已经选好的卷子,要先大概排个名次。

    “大宗伯,时间紧,这里给我和孙阁老留五十份,其他的先送到会经堂,让其他的同考交叉互批。”

    预录的卷子不是房考批过就行了,还需要其他五名同考的互批。当然只要不是质量明显不行,互批的同考不会真的不给面子,他们在互批的卷子上只会简单写“可取”字样,不会有详细批语。

    到了二十三日,全部三百五十个录取名额已经确定,经过主考商议,大概的名次也已经议定。当然,顾秉谦不会忘记魏忠贤的托付,有“可也”的卷子在排名上他已经尽量照顾。

    二十四,正式填写草榜,草榜是只有试卷编号,没有考生姓名的榜,具体的姓名籍贯等个人信息还要等拿到外帘的墨卷,拆封了才能知道。

    填草榜至关重要,填好之后,正榜基本上是不能改了,本科会元就要在今日议定。

    “大宗伯,传内帘官都来吧!”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