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手中。余闲将火炮当做棒槌一招直捣黄龙砸在寨门上。“咔嚓”,原木制成的寨门和门后的倭寇心中一起裂开一道缝隙。一击未果,余闲收回大炮又是一招横扫千军,寨门被开了一个两米多的大洞,漫天的木屑向后飞射,一时鲜血与木屑齐飞,惨叫共哀鸣一色,靠前的七八个倭寇变成了满地打滚的木刺猬。

    领头的锯人实力不弱又有盔甲保护所以没受什么伤害,“咕咚”咽下口水,锯人右腿微微向后挪了五六公分,战战兢兢地道:“阁下是什么人,是我们有什么得罪的地方吗?如有冒犯,我们愿意给阁下一个满意的补偿。”

    余闲饶有兴趣地道:“你还会说汉语?”

    锯人道:“家父乃是武田大名的家臣,自小就学习汉学。后来家父被人陷害,这才被迫出海的。”

    余闲“嗯”了一声,表示理解,在甲午战争之前霓虹上层人士都以精通汉学为荣。连后世被传为霓虹文化瑰宝的《源氏物语》的作者都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疯狂脑残粉。这样了解汉学的人跟家让余闲愤怒,他们是有文化有知识的,但是他们并没有被这些帮助他们摆脱蒙昧和无知的知识原产国有丝毫的感谢,反而恩将仇报、变本加厉的来伤害这个国家。

    余闲端起炮管,平静道:“你没有得罪我个人,但是你得罪了华夏人,这个就不好原谅了。”一招横扫,一直戒备的锯人及时后跳脱开了攻击范围,锯人身边的几个倒霉蛋身子承九十度直角侧飞出去砸在地上不再动弹。余闲夸了一句:“反应不错嘛。”

    锯人看着地上的几具尸体,一股液体顺着耳后流进他的脊背,他手举太刀喊了一句什么,身后几个亲信双目通红,举刀大吼着向余闲发起了决死冲锋,头前一人飞身跃起,一道雪亮刀光自上而下劈向余闲的头顶。

    余闲好整以暇,将火炮高举作为盾牌。“当啷”一柄在霓虹可以作为传家宝的太刀段成两截,余闲抬脚直蹬,头前的倭寇胸骨插入自己的双肺倒飞回去砸倒一人,失去生机。余闲懒得再在这些杂鱼身上浪费时间,使出自创一百零八十疯魔杖法,一路腥风血雨扫荡过去,这一帮喽啰通通去拜访他们的天照大神。

    余闲看着跑进洞穴的锯人,有些怅然,说好的武士道精神呢,这么从心真的没问题吗?扔掉碍事的炮管,余闲走进岩洞之中。这洞穴口不大,只能勉强让两人并肩进入,向前再走几十步豁然开朗,一个天然的天井出现在余闲的眼前,这天井约莫五百多个平方,四周还有不少人工开凿的石室,真是一个天赐的海盗窝。

    余闲沿着逆时针方向,一间一间的石室看过去,第一间里面有床铺和几把太刀,看来是倭寇的宿舍;再看一间,也是宿舍。走到第三间,余闲脑血管血压陡然升高,双目外凸,血丝布满双眼,他有些站不住脚。

    这石室比前两间宽阔许多,室中立着七八根原木,每一根木头上都帮着一名赤裸的妇人,或者说妇人的尸体。在右边的角落里,还有几具小小的尸体,有的胸口被利刃贯穿,有的全身卷曲看来是生前受到极严重的烧烫伤,有的腹部破开一个洞,各式各样让人不忍再看第二眼。

    “小脚盆,我XXX”余闲额头青筋暴露,怒吼声震得岩洞都跟着微微颤抖,这种时候除了脏话没有什么能表达他的心情。余闲疯了一样一间一间的寻找,寻找还活着的倭寇,寻找那个逃进来的盔甲锯人。

    一间,不在,两间,不在,一直到了第三间,余闲找到了那个锯人,他正颤颤巍巍地端着一杆火绳枪对着余闲,嘴唇哆哆嗦嗦道:“魔鬼,你快退去,这把铁炮可不是凡人可以抵挡的,只要你退去,我就将这岛上所有的财宝都送给你。”

    余闲这时愤怒的表情却收敛了起来,一步两步,慢慢的向锯人走去。锯人看着余闲一步步接近,双眼赤红扣下扳机,“轰”,火药爆燃的声音在石室内反复回荡,硝烟散去,站在锯人的面前一把捏住他的领口朝洞外走去。锯人对余闲一阵拳打脚踢,又抽出腰间的胁差一阵劈砍全部没有效果。

    出了洞口,余闲丢下锯人,捡起之前丢弃的炮管,猛力砸下,锯人的右手化成一滩碎肉,锯人一声杀猪般的惨嚎。又是一下,左手同样下场,就这样一下下,一寸寸的延伸,锯人失去嚎叫的力气,变成一个圆滚滚的人彘。

    余闲四处寻找,将所有倭寇的尸体堆在一起,在崖壁上取了石材将尸体夹在中间磊成一个三米多高的金字塔,最后把人彘放在最上面。又从崖壁上取了一块约莫两米宽,三米高的石壁作为石碑立在金字塔前,右手食指作笔,在石壁上写道:

    今有倭奴残暴,伤我同胞,余一战灭之,可为后者戒

    京观为凭,若有再犯者,斩之

    此石为证,若有窥视神州者,灭之

    余闲斩倭寇于此,铸京观以告四方,勿谓言之不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