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 新机甲的设计方向(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行机甲,不是机甲自身飞行,而是通过飞行助推器等等辅助设备,实现飞行的目的,这种飞行,需要一定的启动时间,而且飞行灵活性也达不到鸟雀那般,只能用于机甲运输,而不能用作空战。

    飞行助推器可以安装和拆卸,这样方便机甲战斗。”

    林风说的,也是他计划中,下一台机甲的造型。

    林风设想中,给下一台机甲后背装上翅膀,作为辅助飞行的工具,但是,翅膀不需要拆卸,可以收缩附在机甲后背上。

    但是这种情况下,会影响机甲的平衡性。

    毕竟能让机甲飞起来的翅膀,至少几百吨重,附在机甲后背,会让整个机甲的受力向后倾斜。

    想要维持平衡,那么就必须在机甲前方同样增加重量。

    怎么增加机甲前半身重量,林风的想法是增大武器的重量。

    现在的机甲,有用剑的,有用刀的,有用枪的,但是很少有用斧,用戟和用叉的等等,其主要原因就是受到机甲平衡性的影响。

    因为斧戟等重兵器和刀剑不同,它们讲究势大力沉,所以武器的重量都集中在顶端。比如大斧,它的斧头重量是斧柄重量的几倍,使用的时候,杠杆作用下,会严重影响机甲力的平衡性。

    一个小孩儿挥着柴斧,都有可能摔个狗啃泥呢,更何况机甲挥动的是几百吨重的巨斧。

    这就是斧戟等重兵器,不受机甲专家待见的主要原因。

    可是如果机甲的翅膀能够平衡这种受力,那么完全可以增加武器的重量。

    但为了保险起见,林风没有直接选用斧头作为兵器,而是准备放弃链剑,选用大刀。

    这种大刀,仍然使用链剑拼装的模式,但却不能镶嵌在机甲手臂中,而是分别插在机甲的裤腿里。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平衡机甲飞行时的稳定性,避免出现头重脚轻的情况。

    可是这些设计,只是大概构思,没有通过实际衍算,不好直接说出来。

    而且,林风也不可能说给林国祥,不然被他盗用到南海分部的机甲上,那自己就亏大了。

    这个,属于知识产权。

    所以林风只是说了个大概,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掏心掏肺了。

    可即便如此,林国祥也对林风的话深以为然。

    “分部的机甲专家也是这么认为的,他们正在研究机甲助推器......”

    林国祥点到即止,又突然道:“小风,【赤霄】没了,建造新机甲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这段时间你估计没有机甲驾驶,不如在南海分部选一台机甲。

    正好,分部前两年建造的两台第三代机甲已经完工,你挑选一台,剩下一台我让机甲专家们换成数控系统,进行升级。”

    两年前,南海分部拿到款项后,就开始建造两台新机甲,算算时间,也确实该完工了。

    林风也想去看看,南海分部的新机甲怎么样。

    “没问题,老将军,要不我们现在去厂房那边去转转?”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