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小伙伴的艰难生活(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很快消磨光他的革命热情了,其他知青也和他差不多,而且这些知识青年也没有改变农村的面貌,可以说上山下乡是失败的。

    到了现在,大家哪怕是在城里当无业游民,也不想到农村受苦,而他们工厂也没有办法,只能发展三产企业来安置工厂子弟,但待遇上他们还不是正式工,只能他们的父母退休之后才能接任工作,而且这三产企业也赚不到什么钱,只能靠总厂养活,他们的工资自然不高,每个月只有185元,养活自己都艰难。

    这样的情况下他们自然要想办法给自己找出路,而赵建军就是他们的希望。

    而赵建军也听他这些同学和好伙伴说,他们这些年的情况,但比他想象的要差多了。

    这些儿时的玩伴,有点现在,还待业在家,无所事事。有的和自己一样成为知青,只是没有他这样好的运气遇到根据地,现在还不知道在那个农村继续受苦,还有点待在三产公司,勉强养活自己,只能等着自己父母退休成为正式工。

    一家几口人都挤在十几平方的斗室之中,已经成家的大哥、大嫂由于单位没有分房,还挤在八个人的集体宿舍里,要过个夫妻生活都要好言好语请室友们暂时离开,要不就只能去公园僻静的地方悄悄野合……现实将他美好的记忆粗暴撕下,心中受到巨大冲击。

    “建军,你们根据地还可以要我们这些人吗?”方大銮面带期望的看着赵建军问道。双方把各自的情况对比一下,他们发现这里比根据地差太多了,他们现在一个个都想去根据地。

    赵建军道“当然可以,像你们这样的工厂子弟,从小就在工厂长大,只要手上的本领强,多了不敢说,每一个月300元还是可以达到的,而且即便是没有什么手艺,在根据地搬砖每一个月也可以有70-80元的工资,根据地还有专门的技术学校,上学都不用花钱,只要你们想学习,什么技术都可以在那里学,甚至你们还想读大学都可以在根据地上,只要你考的上。”

    不要看赵建军这批同伴都接近30岁,按现在的政策还真的可以继续考大学。

    “大学就算了,我们和你不能比,你是老师,教的都是书本上的知识,我们早就忘光了。”方大銮笑道。大学他肯定不会上的。

    但赵建军却说道“有机会还是要去上大学的,你们到了根据地就会知道根据地对学历的重视,根据地高收入的人群都是高学历的人,在根据地教授的工资最起码都有1000元以上!”

    “还真的有这么多!”众人一惊叹,这个消息他们也听说过,只是当做奇闻,根本不相信,但从根据地出来的赵建军说的又不一样了,他们相信赵建军说的是真的。

    “真有这么多,我高中毕业现在有900元,教授1000元多吗?这还是人家刚刚到根据地没有贡献,过几年人家的收入还会更加高。”赵建军道。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