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们三自打认识到如今,见面总逃不过互掐,还望陛下见谅。”

    萧毓岚任由侍女取走茶盏,笑意不达眼底:“朕许多年没见过诸位王叔,此时见叔叔们关系十年如一日,当真羡慕的紧,不知父皇当年为何没给朕留几个手足。”

    话说到这里,萧毓岚像是突发奇想:“朕记得叔叔们家里都有世子,这次进京怎么没带他们来?朕还想着过过兄友弟恭的日子呢。”

    提及家中子女,几位王爷的脸色顿时不太好看。

    蜀王硬邦邦道:“小儿顽劣,怕闹了陛下。”

    襄王干脆许多:“他近日迷上跑江湖,离家两月有余没寄回一封信,老臣也不知他去了哪里。”

    淳王的回答温和许多,是惯有的圆润:“犬子本闹着进京与陛下谈天说地的,无奈身子骨差强人意了些,出门前两日偶感风寒,吃几贴药不见好,不得不留在家里,待他身子骨好上些,我便让他来见见陛下。”

    云王见他三人皆表态,老脸又是一红,期期艾艾道:“本王膝下无子,有些对不住陛下。”

    萧毓岚神态柔和下来,给洛闻歌使了个眼色,笑道:“朕随口说说,王叔们不必紧张。”

    哪能不紧张?

    当皇帝的就没随口说说这回事儿,他们不认真对待,很可能一道圣旨,承欢膝下的子女就得进京成为任人宰割的鱼肉。

    几位王爷早知晓萧毓岚心思不好揣测,也做好见面即互猜的准备,哪曾想到年未弱冠的萧毓岚比消息里传来的更难对付。

    寥寥几句,让人不得不防。

    “说起子嗣,不得不说陛下大婚喜事。”淳王憨笑道,像个温和无害的老好人,“臣祝陛下与皇后百年好合,早诞龙子。”

    萧毓岚微怔,接着温柔笑开了,冷峻之人一旦动情微笑,极容易让人动容:“多谢淳王叔。”

    襄王并不擅长处理这等事,端起茶盏冲萧毓岚比了下:“以茶代酒,祝陛下与皇后百年琴瑟,佳偶天成。”

    萧毓岚举杯接下这句祝贺,眼神若有似无飘向洛闻歌。

    洛闻歌被看得心惊肉跳,垂眸不与萧毓岚对视,耳边却能听见蜀王和云王的道贺声,心里被烫得如火烧,不自在的很。

    “皇后身子不好,朕不强求子嗣,只希望他身体康健。”萧毓岚温声道。

    几位王爷听了面面相觑,到底是云王更放得开些:“陛下莫忘了还有位沈贵妃?”

    萧毓岚淡笑不语。

    云王见状也不敢再说什么。

    殿内氛围再次冷下来,洛闻歌身为知情人明白萧毓岚的思量,待查清朝堂内官员后,萧毓岚会着手清洗,再安插自己人进去,到那时自成一派的沈爵将会成为萧毓岚首要拔出目标。

    若真让沈如卿怀孕并诞下第一个皇子,朝内局势更加诡谲莫辨。

    扶持一个话都说不利落的皇子上位自己挟天子以令诸侯,远比成为一个有抱负皇帝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要舒坦很多。

    沈爵那么聪明,这道选择题闭眼都不会选错。

    萧毓岚同样聪明,所以干脆将这等可能掐死在摇篮里,碰都不会碰沈如卿。

    洛闻歌捧着茶盏,以旁观者身份看探这场茶水谈话,只觉得萧毓岚挺能耐,懂得如何拿捏人。

    看来原书里被迫让位后自杀的纯情小皇帝,是真的有脑子的人啊。

    在他沉思时,坐在萧毓岚右手侧最近的襄王忽然起身,以头叩地,双手摆在两侧,无比诚恳道:“陛下,茶喝了,叙旧先免了。臣亲来长乐城面圣庆贺,是想来转交襄宁军权的,臣年事已高,犬子也无心继承家业,不忍见襄宁大军落败,所以想交给陛下,希望陛下能保其永远锋利,不受尘封。”

    这事儿太突然,别说萧毓岚微露诧异,其他三位王爷也是惊愕满面,襄王事先谁也没说。

    洛闻歌眉梢轻动,这是暂避锋芒还是真心投诚?

    “襄王叔此话何意?”萧毓岚伸手扶人,语重心长道,“襄宁大军唯有在您手里才有势如破竹的气势。”

    “陛下请恕臣口出不逊,臣知晓陛下想要襄宁大军军权许久,也曾不甘不愿,后来想明白,与其让这支大军被埋没,倒不如交给陛下,带领他们完成终将宿命。”襄王眼睛有泪光,掷地有声,“请陛下带领他们收服北疆,一统大宁。”

    殿内鸦雀无声,许久后萧毓岚轻叹:“朕答应你。”

    襄王神色稍松,再行礼:“谢过陛下,臣身子不适便先行告退。”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