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仇鸾下狱(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bsp;  之后天子下令逮拿仇鸾进京问罪。

    随后仇鸾被下狱。

    这件事表面看起来是仇鸾个人的问题。

    但稍微知情的人都明白,这起弹劾其实是因为总督曾铣和仇鸾不和。

    不和是因为分歧造成的。

    这分歧自然是因为收复河套产生的。

    总督曾铣是坚定的收复河套派,曾经多次上书天子请求收复河套。就在嘉靖二十六年十一月,曾铣再次上书。

    曾铣要求所辖军镇各总兵联名上书,其余总兵皆联名,唯独仇鸾没有署名。

    这种桀骜不驯,不服上峰管束的行为彻底激怒了曾铣。

    虽然曾铣嘴上不说,但心中必定恼恨不已。

    这也是人之常情。

    毕竟总督是文官,总兵是武官。

    在同等级别的情况下,武官在文官面前就如同蝼蚁一般。

    仇鸾如此挑衅曾铣,他如何能够不怒?

    但是张居正知道此事一定不会就此结束。

    因为仇鸾的背后是阁臣严嵩,而曾铣的靠山是首辅夏言。

    夏言与严嵩虽然还没有彻底撕破脸皮,但满朝皆知这二人是水火不容的关系。

    按理说二人都是江西人,可以说是同乡,关系应该不错。

    但二人之间的小摩擦却是不断。

    据说在严嵩还没有入阁之前,曾经宴请时任首辅的夏言,夏言几次三番拒绝。

    严嵩却是锲而不舍,仍然持续不断的邀请。

    终于有一天夏言被严嵩的执着“感动”了,答应参加宴会。

    严嵩大喜过望,沐浴更衣提前做了一应布置,还对亲朋好友们说了这一消息。

    上朝当值之后,夏言从内阁回家,借口要休息一下。

    严嵩自然不敢说什么,翘首以盼等着首辅莅临。

    可是他左等右等,时至深夜宴会都结束夏言还是没有来。

    严嵩大话已经说了出去,在宾客亲朋面前丢尽了颜面,自然对夏言怀恨在心。

    在严嵩看来,夏言这根本不是忘了,而是存心要羞辱他。

    至此事之后,严嵩便发誓和夏言势不两立。

    如今仇鸾被夏言的党羽曾铣弹劾,严嵩如何能够坐的住?

    这不等于是打他的脸吗?

    如果放在严嵩还没有入阁前,严嵩还可能会隐忍,因为他和夏言的实力相差太多。

    但是现在严嵩也是阁臣,势力与夏言不相上下。可以说夏言除了一个首辅的名头,对严嵩没有任何的优势。

    此事严嵩必然不会善罢甘休。

    关键就是看他会如何反击。

    张居正对此忧心忡忡。

    严嵩对夏言的斗争不仅仅是他们两个人,而是涉及了几乎整个朝堂。

    他们的门生党羽无数,他二人真要是展开攻讦,那朝堂必定掀起一阵血雨腥风。

    这是张居正万万不想看到的。

    可惜他现在不过是个庶吉士,人微言轻说话根本不会有人听。

    只希望圣天子可以重瞳亲照,明辨是非,阻止这起争端于伊始吧。

    大明已今非昔比,真的再也经不起折腾了。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