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谋划(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的用意。用唐汉镇守辽东城,这无疑是破了世家的局,使得张须陀这位大将依旧可以镇守山东,弹压山东世家。而且唐汉可以从傅采林手中逃命,让唐汉作为辽东大总管,可保辽东不失,可是这样一来唐汉将成为世家的眼中钉,而李家也是处境微妙了起来。

    简直是一石三鸟之计。

    杨广大肆打压世家大族,那科举制度简直是在挖世家大族的根基,动不动就对世家抄家灭族,虽然现在还没有世家起兵造反,但是怨气正在酝酿着,世家已经在搞动作,想要搞乱天下,让天下纷乱,推倒隋朝,重造天下。

    李渊就知道,就有世家将军中强弩私自出售给高句丽,而且还有人再做杨玄感工作,意图说服杨玄感起兵谋反,使得隋军后方大乱,大败于辽东。

    杨玄感是杨素长子,继承了杨素楚国公的爵位。那杨素可是隋朝大佬,北魏谏议大夫杨暄之孙、北周骠骑大将军杨敷之子。杨素出身弘农杨氏,不拘小节,胸怀大志。初仕北周,拜车骑将军、仪同三司,参加平定北齐之役。身份来说,杨素与隋文帝杨坚可是属于族兄弟,可以说隋文帝能够夺取北周江山,杨素是立下了大功。开皇八年,杨素以行军元帅身份,率水军东下攻灭陈朝,以功拜荆州总管,封越国公。

    甚至可以说,杨广能够登上皇位,也是多亏了杨素的帮助。杨广即位后,更是杨素领兵讨平汉王杨谅叛乱,拜尚书令、太师、司徒,封楚国公。

    可惜大业二年,杨素去世。不过杨素却给杨家留下了丰厚的家业,但是杨素的长子才能却远不如杨素,心中一直为杨素鸣不平,觉得以杨素的功绩,便是封王也一点不为过。私下常言杨广坏话。

    而这次杨广亲率百万大军征伐高句丽,被杨广任命在黎阳督运粮草,那黎阳可不是怀远镇可以相比,那黎阳可是足足存储了数百万担粮草,承担着百万大军粮草所需。

    “义父,我觉得这何尝不是我们李阀的机会,孩儿执掌辽东,一旦天下大乱,便可短时间攻克幽州。而且有孩儿在辽东,陛下也不会轻易对李阀痛下杀手。”唐汉轻声说道:“而且孩儿看这辽东都是黑土地,土地肥沃,虽说如今人烟稀少,可若是好生经营,何尝不能经营出一番基业出来。”

    “三郎不可胡言乱语。”李渊大惊失色,连忙左右查看。

    “义父放心,营帐周边无人,普天之下能够靠近不让孩儿发现,恐怕也就只有三大宗师了。”唐汉见李渊小心谨慎模样,连忙道。

    “陛下忌惮世家,兴科举、开大运河,定然与世家冲突越来越严重,这是不可调和的矛盾,除非陛下愿意学光武帝与世家共治天下,否则。。。。。。”唐汉小声地说道。

    李渊微微眯起了眼睛,眼中有着微微精光。他为何不愿意上杨广的船,便是因为身为李家家主,李渊非常清楚世家的力量,那股力量实在太强大了。五姓七家,杨家也不过是五姓七家中的一家罢了,虽说杨家身为皇族,力量快速发展,成了世家之首,可是想要打压其他世家、彻底削弱世家力量,却还是有所不逮。杨广着急打压世家力量,迟早会引起世家反弹,到时候难免天下大乱。

    李渊惊讶的是,唐汉竟然有这份眼光。要知道便是被他当作以后李家家主培养的嫡长子李建成,此时以及还看不出。便是被誉为聪慧无双的二子李世民,也丝毫不知。反而唐汉这个养子,从小专注武艺,反而看清天下大势。

    “三郎,你身处辽东,最大的问题就是得面临傅采林的威胁,那傅采林身为大宗师,实力深不可测,他要对付你,怕是你也无暇他故。”李渊道:“我们李家的根基在陇西,对这辽东鞭长莫及啊,就是想帮你,都难以帮上忙。”

    当今天下,北方实力是远超南方的,关中、关东更是占据了大部分力量,天下繁荣多在这二地。至于辽东,苦寒之地,想要发展,着实是太困难了些。

    “义父,陛下不是迁移三百万百姓到辽东么,只要有人,又何须怕发展不起来。至于傅采林,等过个一两年,傅采林休想拿孩儿怎么样。”唐汉却是道。

    辽东虽然苦寒,可是却是宝地,不但山林多,土地肥沃,矿产多,更重要的是没有世家,行政就顺利多了。而且到时候唐汉手中还有十万大军,那可都是精锐大军,居于辽东,静观中原风云,关键时刻可是能够成为左右天下局势的力量。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