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收徒(2)(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剑时连败各大先天武者,只要唐汉出面,恐怕蒙古人也不敢轻易南下。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此乃大势所趋,非人力所能扭转。”唐汉淡笑说道:“蒙古人不过是大漠部落,为何能席卷天下?反观宋朝,有兵器之利,却是百战百败,为何?”

    “便是我保得宋人安平,可是要知道先天武者也有寿命之限,我死后蒙古人依旧可以灭宋!”唐汉很淡漠地说道:“要扭转局势,不在于个人,不在于我。而是在宋人如何革除朝政弊端,增强国力。若是宋廷吏治清明,宋军兵强马壮,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便是蒙古势大,又如何?”

    郭靖苦笑不已。

    如今朝廷奸臣当道,排除异己,弄得百姓怨声载道,而宋军虽然多,但是却贪生怕死,武将畏惧蒙古人如同畏惧老虎一般,要不然也不会出现蒙古人还未到,就有宋军丢城而逃的事。

    “当年我曾经告诉过你,要想汉土不被蒙古人所攻灭,你可以起兵推翻宋廷,建立新的王朝,可惜你不听。”唐汉说道:“在我看来,蒙古灭宋又如何,都说胡人没有百年国运,到时候自然还是汉家天下。”

    “当年师父教导我,侠之大义者为国为民,郭靖虽然渺小,却也不愿意看宋人沦为蒙古人猪羊,只要我在一日,定然会保襄阳不失!”郭靖坚定地说道。

    唐汉也不劝说,毕竟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选择,郭靖能成为人人敬重的大侠,便是因为郭靖这份为国为民的情怀。

    郭靖与唐汉讨论武学,也是收获甚大。这些年郭靖隐居桃花岛精修《九阴真经》,武功进展自然极大,但他除了和黄蓉拆解外,却又难以找到对手。如今在终南山遇到唐汉这个武功卓绝而又新意颇多之人。也是极感兴趣,心喜之下。便多徘徊了几日,和唐汉探讨武功。他身兼江南七怪全真北丐东邪《九阴真经》等数家武功,见识也是极高,特别是《九阴真经》,可以说是包罗了天下武学精义,不论内家外家拳法剑术,诸般最根基的法门诀窍,尽皆包含其中,其中博大精深之处,常人数十年也难以尽数悟通。郭靖虽然这些年不断思索,但要说将真经武功融会贯通,却还差了一些,此时和唐汉探讨,每每有恍然大悟之感,当真是大有启发。

    那《九阴真经》号称武学总纲,包容万千,确实是不凡。唐汉以前只得到过下卷,如今又从郭靖这里得到上卷,只觉得这《九阴真经》确实称得上道家至宝,可惜那黄裳终究不是道门中人,也不是江湖之人,所以这《九阴真经》桎梏还是很明显的,郭靖再怎么修炼《九阴真经》,最后也是难达武者金丹境界。

    只是唐汉也明白,如今天地灵气比起以往更是稀薄了一些,随着天地灵气越来越稀薄,踏入先天境界的难度就愈来愈大,恐怕不需要百年,天下将再不会有先天武者出现了。

    “我如今只差半步,就可以凝练出武道金丹,可惜这半步,也不知道需要多长时间。”唐汉心中也是感慨武道的艰难,自从第二次华山论剑后,唐汉就苦修武学,遍览道藏群书,这次闭关更是凝丹,可惜也未能毕其功于一役,凝练武道金丹。他也不过是初步将元精、元气、元神三者合一,凝练出一颗虚丹来。

    “道长,过儿留在全真教,就要多劳烦你了!”郭靖在终南山呆了二十余日,便告辞而去。

    “放心,过儿由我教导,先天境界不敢说一定成,但是江湖一流境界,却是肯定的。”唐汉淡笑说道,杨过天资聪颖,这般弟子教导得好,是有很大希望成就先天境界的。

    郭靖听到这话,当下微微一愕,道:“我只希望过儿这一生平安快乐,知晓为人道理,不去为恶,也就心满意足。”说着他却是想到了杨康,当年两人初见时,杨康的武功是要胜过郭靖,但后来因为机缘机遇等原因,杨康最终还是没有入正途,身死他乡。

    郭靖告别众人,便下了终南山,唐汉看着郭靖下山的背影,心里知道,也许不用五年,郭靖就能一举踏入先天境界,成为天地间有数的先天强者。

    第二次华山论剑后,天龙寺的本荣大师大限一到圆寂,葵花老祖也终究抵挡不住大限,化作了尘土。活佛、祭祀二人因道统相争,祭祀重伤而亡,活佛也不得不转世而去。

    天地间的先天武者,数量已经不足十人了。随着老一辈先天武者凋零,天下间先天武者会越来越稀少。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