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大道全真歌(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nbsp; 唐汉心中暗自震撼,没想到笑傲江湖中的绝顶高手,到了这个时代,竟然只是江湖一流高手,而且周伯通说的先天武者颇为稀少,而不是没有,说明江湖上除了王重阳外,还有其他先天武者。

    “师父,那江湖上除了您之外可还有先天武者?”唐汉问道。

    王重阳淡笑道:“你修为还不够,知道太多可不好,等你修为够了,该接触到的就自然知道。”

    唐汉听王重阳这么说,也没有继续说什么,既然知晓王重阳是先天武者,唐汉就知道这天地对于武者的限制不像笑傲江湖那般,让人绝望。

    王重阳见唐汉没再说,心中暗暗称赞,但凡老师可没有不喜欢聪明学生的,如果这个聪明学生又性情沉稳,能够耐得住性子学习,可就更让人欢喜了!再想到唐汉的资质,王重阳更是愈加欣慰,只觉得这是上天送给自己的衣钵弟子。

    全真七子都是成年之后才开始随着王重阳修行的,这也就错过了习武的最佳时期,以全真教正宗道家内功的特性,长久坚持下去,可以让他们成为一流高手,可除非特殊机缘,今生是无望先天境界了。

    七子之中以马钰的性子最适合修道,与唐汉相比,悟性却还差了一些,所以王重阳对于唐汉是寄以厚望的。

    王重阳如今虽然已有六十岁,可是步入先天境界后,寿命大大增加,不出意外的话,王重阳的寿命极限将达到一百五十岁。足以庇护全真教近百年,王重阳希望弟子能够将全真教发扬光大,让全真教成为天下第一大教。

    唐汉知晓,第一次华山论剑在十二月十五,华山离终南山又不远,不过两百多里,顶多三日就可以到达,唐汉一想到自己将亲眼目睹‘五绝’风采,心中就难免激动。

    接下来唐汉除了打坐练气,接受王重阳的指点,听王重阳讲道外,更多时间是看书。

    全真教藏书颇为丰厚,不仅有王重阳的著作,收藏的道藏、佛经、儒家经典也颇为不少。虽然是道家门派,全真教却奉行儒道佛三教合一。以《道德经》、《般若心经》、《孝经》为必修经典。是以各门藏书都有一些,其中还有许多是后世已经失传的著作。

    唐汉见到如此多的典籍,内心颇为感怀,这里的藏书中居然还有不少笑傲世界已经失传了的各家典籍,要知道此时重阳宫还不是之后的道门圣地,典籍收藏也并不算丰富,由此可见到底有多少前人的知识在蒙古人的抢掠之下失传,可以说,蒙古人席卷天下对中华文明绝对是一次重大的摧残,丝毫不下于晋朝的五胡之乱!

    拜入全真教这段时间,唐汉也从周伯通、马钰等人口中得知不少关于王重阳的事,王重阳年少时先学文,再练武,只因愤恨金兵入侵,毁我田庐,杀我百姓,王重阳曾大举义旗,与金兵对敌,占城夺地,在中原建下了轰轰烈烈的一番事业,不遗余力。他甚至在抗金之前,动用数千人力,历时数年建成“活死人墓“,在其中暗藏器甲粮草,作为起事之根本。

    虽然义举失败,却仍能激荡人心,由于将士伤亡殆尽,王重阳愤而出家,自称“活死人“,接连几年,住在本山的一个古墓之中,不肯出墓门一步,意思是虽生犹死,不愿与金贼共居于青天之下。

    后来因为一些事,王重阳离开了活死人墓,在几年前建立了重阳宫,出家当了道士,创立了‘全真教’。

    当然,唐汉曾经问周伯通关于王重阳师承,周伯通说王重阳在一次与金兵厮杀时兵败被追杀,不慎跌入一悬崖,结果命大没死,在悬崖底下山谷一处山洞中得到了吕祖遗刻《先天功》,所以说王重阳是师承吕祖,这也是为何重阳宫正殿拜的是吕祖雕像。

    至于《先天功》,王重阳并没有传与全真七子,也未传与周伯通,据周伯通所言,全真七子拜入王重阳门下时年纪都大了,不适合修炼《先天功》,而周伯通性子不稳,心性不定,若是修炼《先天功》则容易走火入魔。

    唐汉自然对于《先天功》自然也眼馋,毕竟王重阳修炼的就是《先天功》,能够修炼此功踏入先天境界,可见《先天功》的厉害,只是王重阳目前还未传与唐汉《先天功》,唐汉一时间也难以知晓《先天功》的玄妙。

    时间很快就到了十二月十二,唐汉等人跟随着王重阳下了终南山,前往华山。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