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三医取箭镞 一旗满身胆(四)(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今我汉中被秦虏偷袭,我方庆幸先前景威以周安、萧尊儒不和为由,请得莘公允许,没有分兵往去陇西,他所部兵马实我现今所仅能期盼之援也,可如今他竟败於氐奴,不得援我,……只凭我关内千人,万是难以抵御此万数氐奴之攻!”

    吕明到前,吕武号称步骑万人,但阴洛老於军伍,自是不会上他的当,早已通过吕武的攻势和其营垒的规模辨别清楚,吕武部实际只有战卒千来人,余下的都是乙兵、民夫,昨天吕明率部抵达,他根据斥候的情报和他亲自居高临下的观察,又得出吕明部的战卒大约五千上下,其余也是乙兵、民夫的结论,亦即是说,这两股秦军合一起,战卒加上乙兵、民夫,他估料总共大概万人,——这个判断与吕明所部的真实兵力,基本是一致的。

    却虽然判断得相当准确,奈何关中守卒总计千人,来攻之敌是其十倍,且没有了外援,阴洛不免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升起了无法守住阳安关的挫败与深忧之感。

    数百个竹竿上的人头后边,出现了大约百人的賨人,这些賨人在前几阵秦卒用唐话的大呼过后,用賨语,又齐声叫喊不断。

    阴洛不懂賨语,听不懂他们在喊些什么,就叫来关内賨兵的小率,令之翻译。

    那小率侧耳倾听了一会儿,瞧瞧阴洛深沉的脸色,再瞧瞧关下的那些賨人,吞吞吐吐,说道:“大人,他们在说、在说……。”

    “在说什么?”

    “小人不敢说。”

    “有什么不敢的!他们在嚷嚷什么,你只管译来,我还能罪你不成?”

    賨人早在前代秦朝时期就与夏人往来频繁,与氐人相近,其中不乏深受唐化者,这个賨人小率是其一,他现下并在汉中郡府任有吏职,与阴洛的关系算是亲近,听阴洛这么说了,便鼓起勇气,说道:“是,是。大人,他们在说:降了大秦……,不,降了氐虏有钱分、有肉吃、有弓马得,说他们是梓潼三县的賨人,从张护军援我阳安关,结果被吕将军……,不,结果被吕虏伏击半道,全军覆灭,他们因为早降,故此非只没有被杀,反而得了吕虏的赏赐。”

    这小率一边说着,一边偷觑阴洛的面色。

    阴洛面色阴晴不定。

    他撑着垛口的双臂,因为太过用力,握着的拳头上面青筋崩起,死死盯着关下接近关墙的秦兵,他的嘴角突然露出了一抹笑,这笑容似是下定了什么决心,又似是不屑的轻蔑。

    这小率听到他说:“攻心之计!我老阴的心,是那么容易让你攻的么?”

    阴洛抽回按住垛口的手臂,站直披挂着铠甲的身体,扭脸喝令左近的亲兵:“牵我马来!”

    亲兵赶忙下关,把他的坐骑牵了上来。

    阴洛的坐骑是西域良马,从西域跟他来到汉中的,通体洁白,高八尺余,神骏异常,乃他素来之最爱。日常的洗刷、喂食,只要有时间,阴洛都不假他手,会亲力亲为。

    战马被牵到他的身边,阴洛常常严厉的脸上这会儿露出深情,他伸手抚摸爱马的面颊,又抚摸其柔软的鬓发,手放在爱马的腹肚上,曲起手指,轻轻地为其瘙痒。这是他爱马最喜欢他做的事情,这马半曲起一条前腿,侧偏头,亲昵地靠近他的脸,舒适地打了个响鼻。

    “嘡啷”一声,周近诸吏、兵卒看去,是阴洛抽出了佩剑。

    锐利的剑锋刺入了这匹极通人性的汗血宝马的脖颈。

    鲜血喷涌。

    喷了阴洛一脸、一身。

    这马痛嘶,眼中露出疑惑和不解,然与剧痛之下,它却也没有反抗、挣扎和逃跑,身形慢慢倒地,跪倒在了阴洛的脚下。

    从来没有见过阴洛流泪的诸吏、兵卒,看见阴洛的眼圈红了,但他手中的剑却坚定地继续深刺,直到刺穿了他坐骑的脖颈,直到他的坐骑,他的爱马闭上了眼睛,垂下了头,不再呼吸。

    “关在,我在。关失,我死!”

    八个字,吐露自阴洛口中,这八个字,此时入到吏、兵卒耳中,字字如千钧。

    “嘡啷”一声,剑收回鞘。

    吕明、季和攻阴洛兵卒之心,阴洛就示死战之意於其兵卒。

    紧接着,阴洛的第二句话,或可理解为他的第二道军令说出:“传告賨兵,愿降氐奴者,我不拦,现在就可以去降!给他们半个时辰的时间!半个时辰之后,再敢有言降者,我诛其人,候战罢,并及其族!”

    军令传下,竟是无一賨人出关投降。

    於是,阴洛亲临关头,指挥守卒,预备守战。

    一个时辰后,秦兵开始了猛攻。

    箭矢如雨,激战入夜,吕明虽是几次严令,这一天,秦兵不能近阳安关半步。

    连攻关卡三日,敌我伤亡皆重,关卡仍不能下。

    吕明实在是想不通,季和的攻心之计明明是上佳之策,却为何这场攻打阳安关之战,还是这么难打?他想不通,季和也想不通。想不通也没有办法,只有继续猛攻。

    攻到第四日,这天下午,急报传到吕明军中。

    “报将军,南边来了一支人马,步骑四五千,观其旗号,是梓潼、涪县的萧尊儒部!”

    “萧尊儒?他怎么可能会遣兵来援阳安关?……再探!”

    再探的回报未至,没多久,又一道急报传至。

    “报将军,东边来了一支,兵约三四千,不知是谁部,只见其部前大旗,上绣‘满身胆’三字。”

    “甚么‘满身胆’?不知何部?再探!”

    两个再探的回报都还没到,将近薄暮,驻守於秦军外围的尉宝带着一人赶到吕明的中军,求见吕明。

    见到吕明,尉宝说道:“将军,这是燕公的使吏!”

章节目录